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以创建泗水县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会为抓手,系统整合社会力量纳入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发挥社会团体力量作用参与共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了全县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一是健全组织架构,夯实促“和”基础。印发《预防调解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广泛组织发动化工、机械、制药、建材等8个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参与筹建泗水县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会,赢得企业广泛支持。同时,建立健全协会组织架构和各项制度机制,设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监事长,办公地点设在代表企业,并在泗水县职工服务中心下设办事处,建立“和为贵”调解室。目前,协会共有会员单位64家。
二是加强培训指导,提升促“和”能力。加大会员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员、调解员培育工作力度,综合采取建立微信群,定期发布劳动争议案件典型案例、法律法规知识汇编、线上指导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协调员、调解员政策理论水平。经常性组织开展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处置方面的研讨会、交流会、主题讲座、主题沙龙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会员企业间的交流学习,不断提升企业自主预防化解纠纷能力。成立以来,已开展劳动争议预防调解交流会6场,劳动争议案例研讨8场。
三是强化源头治理,发挥促“和”作用。结合企业高发、易发的劳动用工风险点,在会员单位中率先开展法律体检,重点审查劳动合同签订、职工工资发放、社保缴纳、休息休假等情况,对发现的劳动纠纷隐患,从源头指导整改。目前,已开展用工体检63次,指导整改劳动纠纷隐患27个。建立健全人社、工会、协会三方联动机制,鼓励支持协会发挥优势开展劳动争议协商调解,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实现企业发展与职工受益的双赢。截至目前,协会已成功调处劳动纠纷21起,涉及金额1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