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聚焦工程建设项目欠薪易发、频发等现状,持续组织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从源头入手,压紧压实责任,有效保障了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一是多方构建“保障网”。人社、行政审批、住建等部门建立项目信息联动机制,及时掌握项目审批、开工信息,安排专人跟踪服务,全程指导帮助项目落实专户开设、工资保证金缴纳等制度,确保新建项目开工即纳入监管,实现无缝对接。同时,建立联合审查机制,对新开工建设项目施工总承包合同存在违法肢解发包的,不予颁发施工许可证,项目不得开工建设。组成工作专班,赴新开工、复工项目进行制度宣讲,上好“开工第一课”,对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有关规定,培训学习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及劳资员工作职责,签订“不欠薪承诺书”86份。
二是多管齐下“优治理”。全面落实镇街属地、行业监管、劳动执法、企业主体“四项责任”,坚持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分类施策、形成合力,及时组织相关部门研判,牢牢守住“不发生欠薪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不发生极端事件、不发生重大舆情”“三个底线”。大力宣传推广市、县劳动者维权平服务平台,通过“泗水县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举报投诉电话,对拖欠工资的举报案件做到“有报必接、有案必查、有查必结”。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机制,在建工程项目全部配备网格员,每日排查欠薪隐患并汇总分析,划分为“高、中、低”三类进行监管,化解欠薪隐患24件。
三是多措并举“快化解”。县级领导带队参加县根治欠薪工作专班联合接访,集中接待受理劳动者反映欠薪问题,第一时间化解处置,及时跟踪问效。开展以来,共受理、解决欠薪线索38件。以晨会形式每日召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各渠道反映的欠薪线索问题进行通报,并按照问题分类分工部署,明确“第一责任”,采取专人对接、当日交办、跟踪督办、限时办结等举措,快速处理案件线索20件,为7名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数1.9741万元。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领导带班制度,人社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保持24小时联络畅通,遇到情况及时按程序报告,坚决做到发现快、反应快、应对快和处置快,保障全县劳动关系持续和谐稳定。(陈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