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宁夏:当好“护薪人” 解决“忧薪”事

2024.01.10

编者按

春节将至,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薪酬,开开心心回家过年是各方关心的实事大事。自2023年11月10日至2024年春节前,宁夏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维护农民工工资报酬权益。专项行动效果如何?农民工有没有拿到辛苦钱?相关部门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向欠薪者“亮剑”,为农民工“护薪”?

讲述

我们拿到辛苦钱了

“你们的工资拿到手了吗?”1月1日,记者拨通了李建军的电话。

“拿到了!”电话那头,李建军声音洪亮,裹着笑意,“一分都不少!”

2023年,李建军与工友在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多个乡村从事水井、水表安装工作,工程结束,工资却不见踪影。“11月29日,李建军等10人来到大队投诉,要求工程承建方尽快支付拖欠的12万元工资。”固原市原州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到投诉后,执法人员立即收集整理证据资料,积极对接承建方调解,“当天,被拖欠的工资全部发放到位。”

记者从全区各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了解到,每年春节前夕,都是农民工讨薪高发期,也是相关部门“护薪”攻坚期。

“截至2023年11月底,固原市共接收‘全国欠薪线索核处管理系统’和‘12345’平台工程建设领域欠薪线索1810条,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房地产和交通领域欠薪问题今年增幅较大,成为清欠‘主战场’。”固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例如,G85银昆高速原州区段、彭阳段拖欠60名工人工钱130万元;碧桂园两个楼盘拖欠农民工工资950万元;原州区瑞丰豪庭一期项目拖欠工资60万元,这些问题都在积极化解中。”

2023年11月初,农民工何心宝等人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称,他们在平罗县某小区建设项目从事木工工作,被拖欠工资。接到投诉后,平罗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局组织执法人员立即展开调查。由于项目施工企业同劳务分包企业存在结算纠纷,导致工资迟迟未能支付。“我们在核清拖欠事实后,依法向项目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及劳务分包单位下发限期改正指令书,要求其按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相关规定,不得以结算纠纷为由拒不支付农民工劳动报酬。”平罗县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12月初,项目建设单位拨付人工费,施工企业立即足额支付了86名农民工工资共计122.89万元。

2023年11月14日,宁夏某大学一文化广场扩建项目的务工人员到银川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支队实名投诉,反映该项目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此投诉涉及人数多、欠薪金额多,社会影响大。”银川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经查,该项目共有97.28万元的工资未按时支付,执法人员多次约谈施工总承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及各班组负责人,不到10天,促成各方达成工资支付协议。2023年11月23日,施工总承包单位通过设立的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将拖欠的95名农民工的97.28万元工资支付到位。

2023年11月10日至2024年春节前,宁夏组织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集中排查化解欠薪风险隐患,更加高效处置欠薪问题,督促用人单位履行工资支付义务,让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应得的工资报酬返乡过年。截至去年11月底,通过立案查处和协调处理,共为1882名劳动者追发工资1871万元。

治理

保障农民工安“薪”过年

劳有所得,劳动者才有尊严。春节即将到来,让所有农民工兄弟有安心回家过年的“底气”,离不开各地劳动保障部门为他们的“硬气”撑腰。

“全区各地坚持从源头杜绝欠薪,充分发挥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监测研判功能,运用大数据手段监测预警欠薪风险隐患,集中精准排查,全面摸清欠薪风险隐患,建立台账,限时化解。”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专项行动期间,相关部门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渠道,畅通欠薪维权投诉举报电话和“宁夏根治欠薪”二维码等维权渠道,确保线上线下劳动维权渠道畅通;元旦至春节期间,市级根治欠薪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负责人每周接访半天,直接处理重大敏感来访或群众欠薪问题;自治区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也将开展专项督导,对工作推动不力、欠薪线索存量较多、未按要求时限完成工作任务的市县(区)进行通报批评。截至2023年12月下旬,全区统一组织3次欠薪问题专项集中接访活动,共接待来访群众500余人,查实欠薪问题63件,为130名务工人员追发工资227万余元;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8件、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3份。

记者了解到,除了自治区层面多种举措“铁腕治薪”外,全区各地也根据自身特点,采取着行之有效的“护薪”行动。

“银川市开启劳动保障监察投诉‘绿色通道’、24小时举报电话等,实行‘零门槛’受理,形成了‘一个窗口接待,多部门联动,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工作模式,降低了农民工维权难度。”银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对689个在建工程项目和13.43万名注册登记农民工的用工管理与工资支付全程动态监管,通过大数据分析,预警风险、发现问题、化解矛盾;对工程建设、加工制造、新就业形态等欠薪问题易发多发行业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对欠薪隐患进行摸排,做到“全覆盖,无遗漏”。

固原市以深入落实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为主线,聚焦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整治突出问题,采取全面整改与专项整治相结合方式精准推进,持续落实领导包案、挂账销号、联合执法、集中办案机制,不断加强欠薪线索处置,特别是对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欠薪案件,集中联合处置,稳妥化解欠薪案件。“截至2023年11月底,固原市共协调解决欠薪2702件,为5154名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6072万元。”固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将持续强化欠薪源头治理,会同住建、交通、水务、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对接审批部门严把审批关,对资金不到位的项目,建议不得审批开工或未批先建;对恶意拒不支付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及时移交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审判执行,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

“截至目前,大武口区共办理投诉举报案件934起,为825名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940万元,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达到98%,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96%。”大武口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加大欠薪投诉举报查处力度,严格落实首问负责、接诉即办、限时办结制度,确保农民工诉求处理在“第一地点”,解决在“第一时间”。

维权

遭遇欠薪该怎么办

“劳动者遇到欠薪问题,可拨打统一的举报投诉与政策咨询电话0951-12333,也可直接向用工所在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举报投诉,或使用微信扫描‘宁夏根治欠薪’二维码反映欠薪问题。”自治区人社厅劳动保障监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投诉人还可登录“我的宁夏”手机App,依照“人社公共服务”-“劳动保障监察”-“根治欠薪”流程反映欠薪问题,或使用电脑PC端进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系统(https://12333.hrss.nx.gov.cn),依照“个人办事”-“劳动关系”-“劳动保障监察”-“根治欠薪”流程反映欠薪问题。

治欠保支,宁夏各地各部门持续发力完善“护薪”制度,但农民工欠薪问题依然难以根治。遭遇欠薪问题,农民工应该如何维权?

律众云(宁夏)法律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刘彦勇分析了农民工维权难点:首先,很多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匮乏,不了解农民工权益保护四项核心制度等法律规定;其次,讨薪维权不懂得怎么收集有效证据,不懂证据的重要性,往往证据不充分,无法确定拖欠工资的具体金额及该找谁索要工资。

“在务工过程中,劳动者应保存证明工资的证据,比如招聘记录、劳动合同、职工名册或考勤记录;上岗证、工作牌、出入证、饭票、加班记录、押金收据、工资欠条、同事证言等。”刘彦勇说,在拥有证据材料的基础上,被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或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记者 秦 磊 马照刚)


  • 欠薪
  • 农民
  • 民工
  • 劳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