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铜峡市人社局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社厅工作部署,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机制,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理顺工作流程,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较好的化解了各类争议矛盾,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今年1至7月,全市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99件,已办结94件,仲裁结案率94.9%,其中调解结案68件,调解成功率68.6%,均超出年度目标任务。
着力提高调解仲裁规范化水平。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业务能力。组织调解员仲裁员业务交流和培训学习,建立常态化学法制度,切实提升争议案件办理水平。二是完善制度,理顺办案程序。健全案件办理流程,完善庭审规范和仲裁文书,提高仲裁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对符合受案范围、管辖规定且材料齐全的,通过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及时化解。三是坚持依法办案,提升案件质量。遵守办案制度,杜绝暗箱操作,以程序公正保证案件处理结果的公正。
着力提升调解仲裁工作效能。一是强化法律法规宣传,引导用人单位和职工预防争议发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律政策宣传,让用人单位和职工学法、知法、懂法、守法,防范劳动关系风险。二是实行“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工作方针,健全案外、立案前、庭前、当庭和庭后调解“五位一体”调解体系,坚持调解为主、裁决为辅,把“先调解后裁决、多调解少裁决、先沟通后裁决”作为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的重要原则,千方百计加大调解工作力度。三是构建多层级预防调处机制,下移工作重心,主动上门帮助企业发现和纠正用工管理中的不足和漏洞,引导企业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前介入促使部分劳动争议案件化解在基层。目前全市八镇一街道及规模以上企业均建立了调解组织,今年以来通过“互联网+调解”平台处理案件49件,成功调解40件,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成功调解案件4件。
着力推进调解仲裁有效衔接。健全“调裁审”衔接制度,重视基层调解组织、仲裁院和法院联系沟通,做好调裁衔接、裁审衔接,通过联席会议协商、重大疑难案件+沟通探讨、信息共享等措施,在劳动争议案件的立案范围、办案程序、法律适用方面与法院保持一致,提高联动化解争议质效。定期组织调解员仲裁员深入乡镇、街道、企业调解组织了解情况,畅通交流渠道,及时掌握矛盾苗头,遇到疑难案件尽快沟通形成共识,会同工会、信访、工商联、主管部门合力快速解决争议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