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湖北京山:就业帮扶不断档 乡村振兴显担当——“三个聚焦”促脱贫人口稳岗就业

2021.09.10

为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京山市坚持“三个聚焦”,按照“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策”工作思路,实现稳岗、扩岗“齐头并进”,力促脱贫人口稳定就业,确保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今年以来,京山市已实现务工稳定就业脱贫人口15244人,其中省外6375人,省内市外3656人,市内5213人,比上年度增加460人。

聚焦岗位需求“稳就业”。

着力摸清两个底数。先摸清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人口底数,再摸清企业招工需求底数,为就业双向对接做好基础工作。通过部门联合对接和深入企业调查,并与全国人社系统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认真比对、核实已经就业和有就业意愿人数。

着力营造就业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LED屏、宣传手册、就业微信公众号、招聘会等方式,宣传培训项目和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发放政策宣传资料、宣传手册10万余份,积极营造“就业政策人人懂、技能培训户户知”的良好氛围。

着力提升就业能力水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围绕本地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统筹培训资源,积极组织贫困劳动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紧缺技术工种等订单、定向培训。灵活培训方式,将培训班办到镇村,优化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开展培训,做到“应培尽培、一人不漏”,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就业本领。2021年,先后在罗店、钱场、永漋、坪坝、孙桥等镇组织开展月嫂、养老护理、种养殖等培训117人。

着力拓宽就业供给渠道。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线上线下招聘同步开展,通过网上招工、“点对点”送工、以工带工、“点亮万家灯火”和脱贫劳动力专场招聘等活动,全力推进就近就业,服务园区企业用工。累计举办小规模、多频次、“点对点”招聘活动70余场次,服务企业1479 家次,为园区企业招工2459人,推荐脱贫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809人。

聚焦扶贫载体“扩就业”

发展现代农业和扶贫车间扩就业。突出京山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依托京山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秋满园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森宝园艺有限公司等25家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带动就业656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84人。创建湖北雄韬电源科技有限公司组装车间、京山市可乐宝贝制衣加工厂2家扶贫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37人。

优化创业载体扩就业。开展“创业园区+创业担保贷款+创新服务”三位一体的帮扶模式,为脱贫劳动力低成本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已创建金瑞物流产业园、马嘉领农业科贸有限公司2家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入驻创业团队71家,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175人。

开发公益性岗位扩就业。拓宽脱贫人口就业渠道,有效增加脱贫户家庭收入。市人社局、市交通局、市卫健局、市城管局、市乡村振兴局等8个部门,开发保洁、综治协管、养路、管水、护林、防疫消杀、光伏扶贫电站管护等公益性岗位,对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脱贫劳动力或弱(半)劳动力实行托底安置。截止目前,京山市已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3312人脱贫人口就业。

聚焦政策落实“促就业”。

落实用人单位激励扶持政策。对企业参与就业帮扶,吸纳脱贫人口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实现就业1年以上的,按每吸纳1人补贴2000元的标准给予奖补。符合条件的吸纳脱贫人口就业的企业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

落实脱贫人口就业补助政策。充分利用全媒体平台,大力宣传促进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及时精准落实脱贫人口一次性创业补贴、培训补贴、外出务工就业一次性交通和生活补贴等政策。今年已兑现就业扶贫政策资金206.58万元。(陈红)

  • 脱贫
  • 人口
  • 劳动力
  • 培训
  • 振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