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

重庆:合川区聚资源搭平台精准服务“一生一困”人员就业创业

2021.09.10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重庆市合川区人力社保局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和困难人员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聚合资源、搭建平台、精准服务,高效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帮助“一生一困”人员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一人一台账”做实实名管理,提升服务精准度

“我毕业后到合川区报到时,就业服务窗口就了解了我的就业需求,并进行了详细登记,之后还有专门的人员跟踪和我联系,最终帮我找到了适合我的工作岗位。”正在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上班的高校毕业生罗意激动地说。

据了解,合川区从建好信息台账入手,强化就业帮扶实名制登记管理,加大与教育部门信息对接力度,利用公安人口信息,完善高校毕业生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深入村社区走访入户,详细掌握困难人员就失业情况和服务需求,详细建好“一本台账”。帮助脱贫人员就业10400人,累计安置城市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1779人。

同时,结合人员情况和就业创业需求,分门别类提供精准定制服务。深挖岗位信息,向有求职意愿的至少进行3次岗位推荐;开展政策辅导,为有创业意愿且符合条件的人员提供项目、场地、资金等全方位创业支持;推荐有培训意愿的,参加适合的培训课程、培训项目,帮助提升职业技能,落实培训补贴政策。今年为4769名失业职工发放失业保险金2906万元。

“我区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设立了服务窗口,明确专人负责,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报到、档案转递、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合川区人力社保局党委书记、局长柳萍介绍说。同时,建立了“一对一”就业帮扶,对办理求职登记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由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具体联系每名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并将贫困高校毕业生纳入重点帮扶范畴。今年点对点解决694名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方一计划”拓宽就业领域,促进就业多元化

合川区通过充分整合就业资源,动态掌握市场“一生一困”供需结构,实时跟踪就业进度信息。与智联招聘、汇博人力等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合作,上半年调查摸底65家单位人才岗位需求3750个,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百日千万招聘进校园”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和专场招聘,持续丰富岗位选择。今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累计帮扶5167名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

在合川区官渡镇公益性岗位工作的乐小红,月工资1800元。“我没有什么技能,能找到既能上班挣钱,又能照顾家庭的工作,从心底里感谢就业服务平台对我们困难人员的帮助。”乐小红说,因为工作时间固定,下班后还能去接送学生,工作生活两不误。

同时,充分拓展就业空间,及时启动教育和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完成上半年教育卫生事业单位188个岗位招聘的笔试、面试工作。继续实施“三支一扶”招募计划,重点招募乡村振兴所需人才,扩大招募规模至26人,比去年增加73%,目前46名考生即将进入资格复审环节。

“我们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依托在合高校和育才教育中心,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协助在合高校设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急需专业人才的二级学院,与企业开设订单式产教人才班。”合川区就业和人才中心主任谯成学介绍说。还围绕发展需求,推广智能就业培训平台应用,开展无人机驾驶员、全媒体运营师等新职业培训1157人次。贯彻落实“三年百万青年见习计划”,新增见习基地35家,吸纳毕业生见习465人,发放见习补贴363万元。

“一域一平台”推动创新创业,聚焦双创提质量

今年以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举办创业创新大赛,吸引川渝两地485个项目1900人参赛,与四川省遂宁市、广安市和长寿区等人力社保部门同步选拔出40个优秀项目同台竞赛、分享成功,共同唱响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宣传创业创新典型,开展创业讲座、创业沙龙、创业项目推介等系列活动30余场,掀起创业创新高潮。

柳萍介绍说,合川区通过巩固发展8家重庆市、区级创业孵化基地(园区),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场地支持、指导服务和政策扶持。每年为基地落实绩效奖补、一次性孵化补贴等补助300余万元,孵化成功率超过90%。引导区内4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37名创业导师接入重庆市智能就业创业系统,积极为创业者提供孵化、项目指导等综合服务,推动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业务网上办。

同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43万元,扶持创业144户,带动就业334人。不断充实创业导师库,累计聘任初、中级创业导师37人,开展项目指导、投资分析等服务300余人次。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今年组织IYB创业培训、网络创业培训共计27期833人,帮助201名高校毕业生、困难人员成功创业(唐敖 李鑫)

  • 创业
  • 服务
  • 人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