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庞大的就业人群,高度的流动性,使之成为全国劳动关系建设领域压力最大的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劳动关系的主体及其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劳动关系治理难度加大。如何给劳动者提供更全面的权益保护、为经济发展创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这是摆在深圳市面前的一道难题。
针对这一情况,深圳市高度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将创新举措融入到和谐企业、和谐园区以及综合试验区建设中,形成了构建新时代劳动关系治理的新格局。
企业:员工关怀与经营发展同步
近日,记者走进艾美特电器(深圳)有限公司的职工之家,看到这里正在举办员工子女暑期班。据该公司的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吕钧介绍,他们已连续10年举办员工子女暑期班,今年为招收的127名员工子女开设了舞蹈、书法、古诗词等课程。暑期班是艾美特电器免费为外地员工提供的一项福利,解决了暑期留守儿童与父母难以团聚的问题。
艾美特电器是一家生产电风扇、电暖器、电磁炉等小家电的企业,现有员工4000余人。一直以来,该公司注重用实际行动去关爱员工,举办暑期班只是他们对员工给予人文关怀的一个缩影。
今年7月,在全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先进表彰会上,艾美特电器(深圳)有限公司被授予“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称号。该公司注重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的经营理念,与深圳市营造的大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早在2016年,深圳市就制定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强化企业及经营者的责任,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推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健全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职工培训,组织职工开展技能提升、劳动竞赛、技术创新等活动。
经过几年实践,这些要求已经在艾美特电器的经营管理中得到体现。该公司建立集体合同制度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员工满意度调查机制,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注重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组建资历丰富的厂内特约师资队伍,满足员工的成长需求;在企业内部组织技能比武活动,竞赛项目达50多个;资助离世员工的子女,每月给予生活费直到他们年满18周岁。
和谐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争议。生产经营活动中,员工与企业之间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矛盾。为此,深圳市人社局联合市政法委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意见》,完善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推动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承担起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和争议调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将纠纷解决在企业内部。
“我们积极指导企业完善工资分配制度,通过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确定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等举措,为用人单位和员工确定工资分配方案提供参考。此外,我们当前正在编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价规范,以地方标准的形式对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指导性规范。”深圳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处长杨保华介绍。
工业园区:打造融合型、家园式园区
在深圳,大大小小的工业园区在道路沿线分布。它们是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接企业和劳动者的空间载体,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阵地。
龙华区是深圳市拥有工业园区较多的一个行政区。该区以工业为主导、电子信息业为支柱,辖区有工业园区348个,各类企业8200多家,大部分务工人员集中在工业园区。针对这一情况,龙华区以工业园区为抓手,积极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
位于大浪街道的“青年梦想+”基地是助推工业园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一个服务站,这里有青年图书馆、主题展馆、多功能会议室等10个功能室和羽毛球区等5个区域,可以为政府部门开展活动、企业青年健身娱乐提供场地和设施。今年4月19日,龙华区人社部门在这里举办了一期企业大讲堂,系统地对劳动法律法规进行解读,园区内百余名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除了举办讲座,龙华区人社部门还走访园区企业,掌握员工需求,在各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协调配合下,开展文娱、交友等各类活动,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以来,龙华区人社部门以慰问演出、趣味运动会、文娱交友及送电影下基层等形式开展关爱务工人员活动100多场,参与员工3万多人次。”龙华区人力资源局副局长肖丹松介绍。
龙华区的做法是落实深圳市有关要求的生动实践。深圳市制定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强对异地务工人员的关心和服务,在异地务工人员、新生代产业工人较为集中的工业园区建立职工服务中心站点,探索建立工会、社工、义工联动服务模式,拓展异地务工人员服务渠道。
深圳市人社部门非常重视工业园区的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建设,联合市政法委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工业园区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融合人民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和社会力量,为园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劳动法律法规咨询和劳动争议调解服务。
在龙华区,人社部门积极搭建“园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服务平台,开设诉求服务窗口,整合综治、工会、人民调解等多方力量参与纠纷化解;扩展调解员来源渠道,通过购买服务引入社会力量,力促各类纠纷及时妥善解决。
综合试验区:构建劳动关系治理新格局
回顾深圳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践历程,2015年是个不能忽视的年份。盐田区综合试验区就在这一年开始建设。
几年来,在人社部和广东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深圳市不断推动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2018年底,盐田区全面完成了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任务,创造性提出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概念,成立全国第一家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中心。如今,盐田区已被人社部列为全国8个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之一。
2017年1月,深圳市又启动坪山区综合试验区建设。坪山区探索建立企业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小微企业劳动关系事务托管服务,健全劳动争议社会化调解机制,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造了可操作、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如今,综合试验区已成为深圳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金字招牌”。
在坪山区的海科兴战略新兴产业园内,深圳市迈安热控科技有限公司享受到了坪山区建设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给企业带来的益处。坪山区推行的小微企业劳动关系事务托管服务,让公司可以安心搞发展。
2018年1月,坪山区发布《小微企业劳动关系事务托管服务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在小微企业自愿选择的前提下,政府部门通过向社会力量支付补贴的方式,推动社会力量为小微企业提供劳动关系事务服务。坪山区重点遴选劳动关系类的专业社会组织、律师事务所、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为小微企业提供入职管理、考勤管理、规则制度制定等10项服务,并对服务方式、效果评估、补贴条件等作出明确规定。
“企业没有后顾之忧,可以集中精力从事生产研发。”深圳市迈安热控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莫敏表示,通过与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签订托管服务协议,方便企业及时了解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
坪山区人力资源局局长杨洲杰介绍,该区建立企业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为企业提供劳动关系体检服务;健全劳动争议社会化调解机制,培育社会调解队伍,指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制定《和谐劳动关系奖励(补贴)办法》,向个人、企业、园区提供奖励,调动各类主体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积极性。
不久前,国家出台政策,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出了将深圳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深圳市将迎接新挑战,按照新要求,全面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再创新辉煌!(记者 刘俊良 通讯员 吴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