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聚焦四个目标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2019.08.29

“初心”体现本质属性、价值追求,“使命”体现历史担当、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于人社部门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光芒的新论断,具有深层次的价值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从“以人为本”到“以人民为中心”,更加深入体现了“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本质,深刻揭示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以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动力源泉,开辟了认识和运用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境界。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第一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中心任务,作为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上升到全局的高度,摆在党和国家事业极其重要的位置。这是我们做好人社领域各项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站位,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到人社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聚焦主责主业,奋力担当作为,全力推动人社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对人社领域来讲就是要聚焦四个目标,突出做好以下工作:

聚焦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目标,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党中央将稳就业作为“六稳”之首,要求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强化社会政策兜底保障功能,明确了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

当前,河北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结构性矛盾突出,重点群体就业任务艰巨,国际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对就业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将坚持把“稳就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实施就业促进工程,精准开展就业创业服务,切实稳住就业基本盘。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去产能分流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作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拓展就业新空间。加强就业形势监测分析,密切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就业的影响,坚决防范大规模失业风险。

聚焦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目标,加快推进多层次社保体系建设,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保障发挥着社会稳定器作用,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确保参保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当前,河北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实施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制度运行总体平稳。我们将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基本要求,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把更多的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范围;持续提升参保质量,实现社会保障覆盖全民。全面深化社保制度改革,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进一步落实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推动待遇水平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深入贯彻落实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完善缴费基数等政策,确保企业负担有实质性下降。着力抓好社保基金风险防控工作,建立完善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的风险防控体系,维护基金安全平稳运行。

聚焦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目标,全面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家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我们将进一步对标对表党中央要求,加快推进人才服务产业发展,强化高端引领和技能支撑,切实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从人才管理、引进培养、评价激励、人才流动、服务保障等各个环节着手,加快推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创新发展活力。坚持把平台建设作为提升人才承载能力和吸附能力的关键,促进各类优秀人才大量聚集,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推动京津冀三地在科研平台、人才培养、人才市场、人才服务等方面共建共享、形成常态。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努力培育建设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进一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积极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不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着力加强人才服务,切实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良好的创业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

聚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目标,突出抓好治欠保支工作,努力为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作贡献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新时代劳动关系工作的总体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我们将坚持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全面开展劳动关系和谐单位创建活动,加强劳动关系矛盾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进一步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完善企业工资决定和调整机制,扎实做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争议调解仲裁和信访维稳等工作。积极防范化解劳动关系领域风险,不断加强监测预警和定期排查,特别是对受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影响较大、去产能任务较重的企业,主动加强用工分类指导,引导企业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劳动关系。突出抓好农民工工资治欠保支工作,深入开展治欠保支专项行动,在全系统集中开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群体农民工支付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深入实施“冬病夏治”工程,以建筑领域为重点,完善治欠保支政策措施,着力减少问题存量,坚决遏制增量,保持动态清零。建立健全治欠保支长效机制,着力构建制度完备、责任落实、监管有力的治理格局,研究探索使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根本遏制的工作机制,确保到2020年实现基本无拖欠目标。

(河北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 宋立民)

  • 人社服务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第一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中心任务,作为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上升到全局的高度,摆在党和国家事业极其重要的位置。这是我们做好人社领域各项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站位,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到人社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聚焦主责主业,奋力担当作为,全力推动人社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对人社领域来讲就是要聚焦四个目标,突出做好以下工作: 聚焦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目标,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