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事例

江西袁州:小车间大作为,助脱贫不停步

2019.03.14

射鹏村位于宜春市袁州区新田镇东部,全村18个村民小组,780户3480人,经济基础以农业为主,在袁州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的大力支持下,谢鹏村在结合本地就业工作实际,以就业扶贫车间、就业扶贫示范基地等为依托,发展观光果园、花卉苗木等产业,吸纳现有建档立卡贫困力83人就业。

针对各村村情不一、特色各异的现状,袁州区利用其地理优势,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林户”、“企业+产业+车间”模式,引进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农林龙头企业、合作社等6家经济主体,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条件,同时为企业在租赁土地、项目申报、劳动用工等方面提供周到服务,全力保障企业更好地发展。

“宜春经济开发区富农园林有限公司”、“希种养专业合作社”和“袁州区苏农种养专业合作社”都分别被评为袁州区就业扶贫示范基地,分别租赁土地1200亩、60亩、30亩、山林地40亩,主要种植草莓、西瓜、葡萄、日本甜瓜,山瓜、水蜜桃、花卉苗木等,形成了农林产品种养业立体开发模式,年实现产值100万余元,每位贫困户每年平均能分到1万元,扶贫车间(示范基地)的建立帮助谢鹏村走向了脱贫奔康之路。

截止目前,该区共建立就业扶贫车间(基地)198个,共吸纳1511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农民变工人,脱贫奔小康”。(刘梅兰)

  • 车间
  • 脱贫
  • 江西
  • 袁州
射鹏村位于宜春市袁州区新田镇东部,全村18个村民小组,780户3480人,经济基础以农业为主,在袁州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的大力支持下,谢鹏村在结合本地就业工作实际,以就业扶贫车间、就业扶贫示范基地等为依托,发展观光果园、花卉苗木等产业,吸纳现有建档立卡贫困力83人就业。 针对各村村情不一、特色各异的现状,袁州区利用其地理优势,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林户”、“企业+产业+车间”模式,引进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经济实力的农林龙头企业、合作社等6家经济主体,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条件,同时为企业在租赁土地、项目申报、劳动用工等方面提供周到服务,全力保障企业更好地发展。 “宜春经济开发区富农园林有限公司”、“希种养专业合作社”和“袁州区苏农种养专业合作社”都分别被评为袁州区就业扶贫示范基地,分别租赁土地1200亩、60亩、30亩、山林地40亩,主要种植草莓、西瓜、葡萄、日本甜瓜,山瓜、水蜜桃、花卉苗木等,形成了农林产品种养业立体开发模式,年实现产值100万余元,每位贫困户每年平均能分到1万元,扶贫车间(示范基地)的建立帮助谢鹏村走向了脱贫奔康之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