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奖风采

池昭就

2018.04.24


池昭就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模具钳工 高级技师

池昭就,男,46岁,中共党员,汉族。他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区国有企业创先争优十大先锋人物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铸造模具造制造行业中,池昭就凭借精湛的技艺,从一个普通的工人成长为专家型的高技能人才,池昭就先后参与了YC6105、YC6108、YC6110、YC6112、YC6113、YC4108、YC4110、YC4112、YC4W、YC3W、6C、6L、6K、6J、8C、6V、12V等系列柴油机模具的研发及制造,为新产品投放市场作出突出贡献。10年来,他和他的团队完成了20多项关于模具方面的技术攻关,为铸造模具行业开发出了多种创新型铸造模具,为企业节约成本近3000万元。

一、钻研技术、苦练本领,工人成专家

油机缸盖气道是柴油机四大核心技术之一,1996年以前柴油机的气道开发、制造技术、缸盖气道模型都是授权给国外研究所开发,一个模型成本在20多万元。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池昭就从那时开始参与气道模具研发制作并主动承担高精、难的模具任务,针对不同类型的缸盖,研发出了增、减法改变柴油机盖缸气道的进气量和涡流参数的技术技巧,从而快速达到所需要的参数。目前为止,池昭就参与开发了1千多种柴油机缸盖气道模具。

通过“逆向工程”技术,采用RP、RE、CAD/CAM、CNC等数字化集成的现代高新技术设计制造,池昭就与团队一道进行了缸盖气道一致性水平与无打磨技术的攻关、研究,使得生产线上的柴油机缸盖成品气道从吹修到只吹不修发展到今天不吹不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自制模具价格比国际价低80%,比国内市场价低30至40%,更具竞争能力,也彻底打破了外国垄断四气门气道核心技术的局面,成功开发了国Ⅳ、国Ⅴ的气道模具,为企业的“二次创业”“产品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岗位、痴迷创新,成果填空白

玉柴是中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柴油机铸件生产基地,池昭就在这块土地上挥洒汗水,在金属模、木模、塑料模等模具都进行攻关和改进,他被誉为是模具制造技术创新的“狂人”。

2004年企业启动了了4W微型柴油机的项目,铝合金气缸体、气缸盖重力铸造模具是该项目的“先锋队”和关键基础。当时国内还没有一家铸造铝合金气缸体成功的案例,要设计制造出这套模具来,其难度相当之大。池昭就查阅各种相关资料,进行了各种试验,采用了蜡样、石膏样、塑料样等模拟操作,从而解决了铝包铁、热装芯、脱模、取件等难题,为项目的成功开发提供了技能技术的保障。

在试制前,日欧专家就曾说,即使在日欧也要8至10个月才能完成,中国没有能力开发这种模具,更不可能在3个月完成。顶住压力,池昭就和他的团队用了3个月时间完成了模具试制,在2004年10月25日一次试模成功浇铸出了4W气缸体铝合金毛坯,打破了外国专家的预言,创造了铝合金特种铸造模具试制的奇迹。该项目为玉柴节约了模具制造费用1000多万元,结束了国产自主知识产权无铝合金材料的微轿高端机型的历史。

现有的国内技术大型柴油机都是用木模来试制和小批的,然而木模传统的模具制作技术是手工制作,精度低、易受潮变形。2011年1月,池昭就立志要改变这种状况,他查阅各种资料,考察了多个企业,在环氧树脂气道模具中得到启发,用浇注的形式,获得内置木材外辅塑料的大型模具,开创了大型铸造模具“内木外塑复合模具”制作工艺,成为了池昭就的专利技术。技术的不断升华,大型铸造模具从木模、塑料模、金属模三者的融合,开创了铁木塑料复合模具的批产模具。为大型柴油机行业的模具制造提供了新型的技术支持。

为了把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到玉柴,池昭就进行了消失模技术的引入。为了泡沫块的切割,他设计制作了精密切割机,还制作了各种切割器,尝试了各种泡沫的粘结技术。还和提供毛坯的铸造厂一起成功开发出了大件铸件的造型技术。通过一年的攻关,实现了由消失模取代木材制作模具母模和工装件木模的制造,大大缩短了大型模具工装生产周期,目前,工厂已全面应用了该技术,为企业节约成本240多万元。

池昭就参与了企业2025年智能制造项目,利用精密成形、3D打印等快速成形技术,成功解决新品试制传统铸造模具造型的历史,玉柴成为了国内最大的最成功的快速无模制造基地。

三、勤总结、乐授艺,名师出高徒

池昭就把多年的工作经验,悉心地传受给徒弟们,前后共带出了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20多名徒弟。他是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负责人,他每年都组织100多课时传经送宝的授课活动,让更多的玉柴技术工人不断地快速成长。

在培训选手方面,池昭就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开创了玉柴钳工绝技“三精一法”、“垂直平面基准法”。池昭就将这些独门绝技传授给玉柴一批又一批参加各种技能比赛的选手们,形成了玉柴技能工人在比赛中制胜的“独家兵器”。

他编写了木模工培训教材,对员工进行理论培训,使员工掌握了很快二级木模的工艺方法、木模结构的合理搭配等知识,为提高木模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改变了原来的口口相传的历史。

模具制造工作艰辛且枯燥,然而,池昭就却能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用实际行动诠释“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演绎新时代产业工人独特的风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