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奖风采

赵郁

2018.04.24



赵郁

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装调工 高级技师

赵郁,男,48岁,中共党员,汉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知识型职工优秀个人、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赵郁27年来始终立足于汽车装调本职岗位,在汽车综合检测与诊断、电器故障分析与排除等方面练就一身硬功夫,他依托“首席技师工作室”大力推动技术改造创新与人才培养工作,为企业培养了一支高技能的汽车专业人才团队,累计创造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由他自主设计制作的系列培训教具,大大降低了培训成本,填补了国内高端汽车装配及维修工种技能培训教具的空白,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与汽车制造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精湛技艺 挑战外国制造

装调工作,是确保汽车品质的一大核心,即使是0.1毫米的误差,也会为驾乘安全埋下巨大隐患。因此,赵郁一直秉承“不做则已,做则至全”的原则,始终坚持勤奋善学,对不断更新换代的车型性能均做到了如指掌,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调试经验,实现了汽车电器故障快速诊断、迅速排除。

2007年,克莱斯勒300C新车投产任务迫在眉睫,部分试制车辆故障码频出,整车投产受到影响。赵郁临危受命,依靠对车型性能的深刻理解,在研究分析诊断仪结果后,大胆否定了外方专家的推断,并在仔细观察线束插接孔后,发现其装配错误,最终解决问题,保证了新车的如期上市发布,节省企业成本500余万元。

随着汽车电子和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赵郁主动钻研汽车前沿技术,练就一门“听声辩病”的维修绝技,通过多年的钻研、实战,成为业界公认的顶级技能大师。

二、知者创物 攻克技术难关

精无止境。2010年,“赵郁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戴姆勒生产体系为依托,赵郁带领团队在生产一线展开了一系列技术改造与创新工作,确保了新项目投产及快速爬坡。

其自制的“C车腰线保护工装”,将划伤概率从8%降至1%以下;自主设计研发的“购物料车”,大幅减少因人员取件走动浪费的时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防错防误的能力,为北京奔驰精益生产树立了标杆;设计制作的“驾驶员气囊拆卸工具”,有效降低调试下线返修率;自主总结开发的“奔驰电器故障点诊断辅助工具”,为生产调试现场提供了便捷而高效的汽车检测诊断手段。

截止目前,赵郁及团队完成攻关项目75项,申报自主技术创新项目259项,12项攻关课题及14项成果获得北汽集团技术创新成果奖,仅“燃油加注量优化”方案一项,为企业每年节省300万元,累计创造经济效益共计2000万元。

三、传道授业 培养行业精英

以工作室为平台,赵郁更将传技带徒、绝技传承的大师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为促进一线员工技能水平整体提升,他提出了“实景教学--通过教具实训装配操作”理念,带领团队自主设计制作“北京奔驰汽车培训教具(车门、座椅、电器系统)”、“奔驰新C系车型剖视展示框架和变速箱培训教具”、“奔驰C系车型电器系统实验平台”、“奔驰E级车动力系统培训平台”、“奔驰前、后桥培训教具”等17项系列培训教具,为北京奔驰汽车装调工设计出了一套从新员工、多岗工到技师等梯队、培训理论实操一体化的培训机制,更将传统的线上培训模式改变为线下一体化培训模式,大幅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的效率,开创了汽车行业技能工人实操培训新模式。

由赵郁与团队开发的“奔驰汽车线束-电气、发动机、仪表系统仿真模拟培训平台”项目填补了国内高端汽车装配及维修工种技能培训教具的空白,成为北京汽车工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结合多年生产一线实践,赵郁先后编纂了《班组长培训课件开发》、《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金字塔》、《总装员工培训手册》等培训教材,成为北京奔驰指导及规范职工培训、技能鉴定与能力考核参照标准。

2016年初,赵郁工作室与北京市汽车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深度合作,建立《奔驰生产体系的自动化模拟线》项目。迄今为止,赵郁及其团队所研发的30余项创新型实训教具,其中2项获得国家专利,为企业每年节省培训费用300余万元。工作室培训新员工6200人次、3.6万课时,赵郁所教授的110余名徒弟中,19人晋升为高级技师、32人成为技师、50余人成长为各岗位技术骨干。

四、聚焦建言 助制造强国腾飞

独木难支,不能向前。多年来,作为市人大代表与全国人大代表的赵郁,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上。任市人大代表期间,他提出《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试点,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做好“城南发展行动计划”中征地拆迁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等十余项建议,并推动建议落实。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赵郁先后提交《借鉴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改进职业教育,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等8项建议,吸引全国人大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关注。

从自身工作的求精求深,到行业技术的开拓创新;从企业人才的专注培养,到对于整个制造业高级技能队伍发展的关注与推动——赵郁以精湛技艺创造价值,以不懈追求带动发展,以广阔视角贡献力量,书写了中国工匠“坚韧、执着、专注和极致”的绚烂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