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奖风采

张毅

2018.03.27

张毅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南岸供电分公司

高压线路带电检修工 高级技师

张毅,男,47岁,中共党员,汉族。他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电力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他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办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别津贴。

多年来,张毅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他是我国带电作业领域的“百电通”和“多面手”,他精通220千伏高压线路的架设检修工作,他首次采用等电位作业方法为山区铁塔安装35-220千伏线路型氧化锌避雷器,他研究创立的“10千伏带电杆作业法”,大大提高了电网供电可靠性,被业内称作“十佳经典操作法”,并结合西南地区山地地貌,创立的“山地人工带电立杆法”,成为山地立杆领域全国首创。他带领的团队进行配电作业,每年平均减少停电时间3000多小时,增供电量200余万千瓦时,将配网不停电作业工作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 精益求精练技艺,带电作业“一把手”

目前,世界上已有多个国家开展了带电作业的研究与应用,其中美国、中国、苏联、日本、加拿大等40多个国家己广泛应用带电作业技术。带电作业是一项科技含量高、技术性强、风险极大的工作,但现实条件下,国家和百姓也需要技艺精湛的带电作业专家,特别是迎峰度夏期间,为保障居民家中不停电,电力检修时要求带电作业,而张毅正是重庆市电力行业无人不知的带电作业领域“一把手”。

“10千伏线路相间短路就会擦出火球,而单向接地虽然没有声息,但只要通过人体,就会造成触电,电流经过心脏的时候会抑制心脏跳动造成休克”,长期以来,10千伏线路带电作业操作领域缺乏行业指导规范,通过不断的学习,张毅把实际工作中需要的理论知识系统学习,推陈出新,2014年,由他编写的《10千伏旁路法不停电作业检修两环网柜之间电缆线路》和《10千伏架空线路临时取电给移动箱变供电》一举获得成功,此法成为重庆市电力行业首创,填补这一技术操作理论规范的空白,成为该行业操作指导规范。

作为带电作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深知带电作业贴近民生意义重大,在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张毅清楚,“哪怕0.1%的失误,也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面对刚设计好的新产品,出于对他人安危的考虑,他带头试验设计的“用于带电作业的横担绝缘挡板”、“瓷瓶吊钩”,长期的危险工作中他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以高超的技艺和严谨的作风,保证了几十年来自己和班组安全高质“零风险”的佳绩。

二、 匠心独运真功夫,技术创新“领头羊”

熟练掌握不是最终目标,引领行业先进技术,才是张毅的创新追求,25年的带电作业,历练了张毅对带电作业的技术经验,从“西南五省电力系统带电作业比赛”的“双百满分”,到历届重庆市电力系统比武大赛,张毅和他的团队始终保持第一名的辉煌成绩。

对于技术创新,张毅有自己的理解,他说,“现代工人的概念已不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者,而应该是能够操作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复合人才”。在山路崎岖的西南地区,他开创了用等电位作业方法安装35千伏-220千伏线路型氧化锌避雷器,降低了此前作业的风险系数;他设计、加工220千伏线路铁塔型氧化锌避雷针底座,为这一技术作业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他发明的“用于钢绞线的拉线油漆器”已在行业内推广并广泛应用,平均每年产生经济价值500多万元;他创造的“多功能拉线制作钳”5年间累计创造经济价值1500万元。

为解决山区带电立杆作业,工程车辆难以介入,操作难度大,风险系数高这一问题,他潜心研究,创立了“山地人工带电立杆法”,解决了丘陵山地地形人工立杆带电作业的这一难题,成为全国首创,被誉为行业内“十大经典操作法”,被业内誉为开展技术创新的“领头羊”。

三、 融通练达求传承,人才培养“好导师”

随着技术被认可,张毅希望把技术传给更多的人掌握,由张毅领衔的 “张毅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始终保持了“传承绝技绝活、培育创新成果、培养技能人才”的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成为了高技能人才、高技术创新成果的“孵化”基地。

他实行“师徒结对”、“传帮带”、“技能比武”等多种方式,培养了一批高级人才,他对口完成重庆市电力公司带电作业委培任务,培训人次近1800人次,培养出成熟的带电作业技术骨干超过100余人。由他主持的《用于带电作业的横担绝缘挡板》、《绝缘子吊钩》等创新项目,已累计获得15项国家专利授权,他带领的团队先后产出专利70项,荣获省部级及以上优秀QC成果奖项56项,他能够将一个人的成功转化成一群人的成功,无愧为企业人才的“好导师”。

带电作业是张毅一生倾注心血的事业,他时常山崖间穿梭来往,衣襟上沾满晨光。张毅在蓝色电光里,他将自己的如火生命舞动的如此精彩,在全国人民面前践行了一个电网人的职责与担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