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加强合作 搭建平台——四川省成都市劳动争议联调机制显成效

2018.02.22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劳动争议案件总量居高不下,类型日益繁多,诉求日益复杂。面对困难和挑战,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成都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推动构建了“七位一体”的劳动争议联调机制。在劳动争议案件大幅上升的背景下,实现了“双降”,即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件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占比逐年下降,实际撤销仲裁裁决在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件中占比逐年下降。

依托专业审判组织 统一负责裁审衔接工作

2015年12月份,成都市中院将民一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团队剥离出来,设立民事审判第六庭,专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同时明确要求各基层法院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相应的劳动争议案件专业审判机构、专业审判团队或专业审判组织,或根据辖区案件特点和实际建立专门法庭。

目前,成都已有多个基层法院成立专门的劳动争议审判机构或审判组织。法院与仲裁机构之间形成了固定对口联络部门,搭建了日常交流沟通平台。

依托联调机制 源头化解争议纠纷

面对日益增多的劳动争议,成都市中院与成都市人社局积极推进建立以劳动争议纠纷联动调解中心为核心,权责明晰、联动有力、调处快捷、源头化解的工作机制;探索试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工会调解、行业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法院调解七类调解之间互联互通、共治共理的“七位一体”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机制。

同时,成都市出台了关于构建成都市劳动争议纠纷联动化解工作机制的文件,并确定了职责分工、联调手段、调裁衔接等重大关键问题。

依托联调中心 夯实裁审衔接平台

成都市中院在全市法院系统下发文件,同步指导5个基层人民法院与当地人社、工会等相关部门联手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试点。

其中,两个基层法院已经建立劳动争议联调中心,人社部门、人民法院同时进驻,共同处理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共享相关信息。联调中心可接受委托直接调解劳动争议纠纷,也可委托企业、街道、行业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当事人经调解达成协议的,联调中心将开启绿色通道,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出具调解书,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可申请法院司法确认。同时,联调中心还针对重大案件、集团案件或涉稳案件向法院进行通报,使之做好受案审理预案和准备。

依托联席会议制度 构建动态联络机制

成都市中院与成都市人社局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分析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形势、互相通报工作情况。他们加强典型案例通报,对多发、典型、影响大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加强学习传达,针对各系统出台的最新规范性文件,及时组织相互学习;加强信息共享,对近期劳动争议的趋势、风险防控、重大事项、工作举措进行及时交流沟通。

依托专业研讨会 确保法律适用标准统一

成都市中院与成都市人社局不定期召开劳动人事争议适用法律疑难问题研讨会、仲裁办案业务研讨会等各类专业研讨会,集中研究劳动人事争议处理中的疑难复杂法律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后,通过《会议纪要》《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指南》等形式固定下发。

    (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供稿)

( 责编:lj )
  • 劳动关系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劳动争议案件总量居高不下,类型日益繁多,诉求日益复杂。面对困难和挑战,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成都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推动构建了“七位一体”的劳动争议联调机制。在劳动争议案件大幅上升的背景下,实现了“双降”,即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件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占比逐年下降,实际撤销仲裁裁决在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件中占比逐年下降。 依托专业审判组织 统一负责裁审衔接工作 2015年12月份,成都市中院将民一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团队剥离出来,设立民事审判第六庭,专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同时明确要求各基层法院结合自身实际,建立相应的劳动争议案件专业审判机构、专业审判团队或专业审判组织,或根据辖区案件特点和实际建立专门法庭。 目前,成都已有多个基层法院成立专门的劳动争议审判机构或审判组织。法院与仲裁机构之间形成了固定对口联络部门,搭建了日常交流沟通平台。 依托联调机制 源头化解争议纠纷 面对日益增多的劳动争议,成都市中院与成都市人社局积极推进建立以劳动争议纠纷联动调解中心为核心,权责明晰、联动有力、调处快捷、源头化解的工作机制;探索试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工会调解、行业调解、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