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笑,孩子闹。1月17日,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花石镇,沐浴着冬日暖阳的阳光幼儿园一片欢腾。
“幼儿园之所以有今天,政府可帮了不少忙。”31岁的创办人侯培阳对记者说。
侯培阳清晰地记得,来自政府的第一次帮助是一笔8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2015年,返乡创业已有多年的侯培阳从朋友口中得知了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他马上申请贷款,用于幼儿园扩建。“本来以为申请会很麻烦,但没想到把身份证、营业执照复印件交上去没几天,钱就到了手中。”侯培阳笑着说。
有了这笔资金,幼儿园扩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面积由原来的2亩多扩大到现在的近4亩,可容纳学生由200人提升到300人。
贷款到位后,周到的后续服务随之而来。在人社部门的介绍下,缺少创业经验的侯培阳参加了SYB培训。“培训老师讲得真不错。别看就半个月时间,我不光学到了经营管理方面的很多技巧,还认识了很多和我一样的创业者。”侯培阳说,培训和结识的人脉对他帮助都很大。
两年后,前往人社局办理还贷手续的侯培阳得到一个更好的消息:根据规定,他具有大众创业项目扶持资金申请资格。同样是办理简单的手续后,5万元扶持资金又送到了他的手中。“人社部门办事效率真高。”侯培阳感慨说。
在许昌,和侯培阳一样为政府服务“点赞”的返乡创业农民工还有很多。许昌市人社局副局长吴强告诉记者,为营造适合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环境,许昌市首先大做“减法”:“减”去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取消不必要的检查、评比等活动,从而使许昌成为河南省审批事项最少的省辖市,最大程度为企业减负去繁。
做完“减法”,还有“加法”。许昌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工作办公室主任张民生对记者说,在提供创业项目、给予专业技术支持、保障创业场地、提供创业担保贷款等规定动作外,许昌市还积极落实有关规定,对注册成立并正常运营1年以上、5年以下的首次创办的小型和微型企业,且吸纳3人以上就业的,给予2万元-15万元不等的财政扶持资金。此外,许昌市还对初次创业的返乡农民工,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开业补贴。
加减运算的结果,是越来越多像侯培阳一样的农民工的回归。据了解,截至目前,许昌市返乡创业农民工近1.47万人,创办企业3180家。“有资金,有服务,还能跟家人团圆,这样的创业环境我怎么能不回来。”侯培阳笑容满面。(王辉 胡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