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勐巴拉娜西,就业的乐土——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推进就业创业工作

2018.01.19

西双版纳,古傣语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有道是“中国胶价看云南,云南胶价看版纳”,这里的物产丰富,橡胶产量尤甚。割胶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谋生方式,一把割胶刀,一握就能握一辈子。

近年来,橡胶价格市场不稳定,不少从事割胶工作的劳动力面临着收入变少、就业变难的处境。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社部门通过搭平台促就业、重扶持促众创、集特色抓培训的方式,保持了全州就业形势的稳定。

贷免扶补促就业

勐宋乡三迈村委会嘎角寨村民梅艳,家里4口人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割胶,近年来每年收入甚微。她发现,光凭割胶,无法改变家庭贫困的处境;要改变贫困现状,应该利用现有优势,在自家的橡胶树旁搞林下养殖。

在咨询了养殖技术、管理方法、防病防害的办法后,2010年,梅艳开始自建林下养鸡场。但由于没有资金,养鸡场无力运转。为解决资金问题,她来到勐宋乡劳动保障所和县就业中心,申请农民工创业贷款支持,没想到一次申请就成功,获得5万元的创业贷款。依靠这笔钱,她购进了第一批鸡苗2000只,1年后发展到年出栏1.2万只高品鸡,净利润近7万元。

现在,经过不断的努力,梅艳成立了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也不断带动周边150家农户参与合作社,增加了农民人均收入,解决了农户农田地施肥的问题。而她最难忘的,就是在创业刚起步时那一笔雪中送炭的5万元创业贷款。

“没有那笔贷款,我现在什么都没有。”梅艳告诉记者。

这笔5万元农民工创业贷款,是西双版纳州人社部门深入实施“云岭全民创业计划”,采取贷免扶补(贷款支持、税费减免、创业服务、资金补助)的重要举措之一。

据西双版纳州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薛志介绍,近年来,州人社部门积极为创业者和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推动实施“两个十万元”工程,扶持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返乡下乡人员等群体自主创业,提供每人不超过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按照规定由财政给予创业贷款贴息。

2017年,全州通过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2625人,创业带动就业6476人。

岗位推介增收入

橡胶市场波动较大,影响了很多居民的收入。1年来,西双版纳州人社部门陆续开展了“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努力为农村劳动力拓宽就业路。

2017年11月9日下午,勐腊县人社局在勐腊镇曼纳伞村委会举办全县首届农村劳动力转移招聘岗位推介会。本次推介会向农村群众推广介绍了一批省外企业招聘岗位,吸引许多村民前来参加。

“以前辛辛苦苦割胶,收入还不高。现在能出去打工收入稳定,有这种好机会,今晚得回家开个家庭会议好好商量了。”前来参加推介会的李有华说。

据统计,此次推介会共提供招聘岗位1000余个,发放宣传资料1600余份,现场咨询184人,现场报名11人。

2017年,勐腊县共在全县10个乡镇举办类似的职位推介会30场。

“实践证明,推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而增加贫困人口工资性收入,已成为西双版纳州脱贫攻坚、保障就业最直接、最现实、最重要的脱贫手段。”薛志说,根据很多农村劳动者的需要,人社部门还把用工招聘、政策服务送到乡镇、村,努力帮助他们实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在推进转移就业上,人社部门还有一个妙招——与发达地区形成对口帮扶,让招聘岗位更有吸引力,让劳动者的权益更有保障。2017年11月22日,勐腊县与上海市松江区人社部门签订对口帮扶合作协议后,23日就在勐腊县举办对口帮扶劳务合作专场招聘会,当天便达成用工意向数十人。

一人一技促脱贫

2017年8月14日,勐遮镇曼令村坝播小组迎来了几名当地技工院校的教师。以割胶技术、茶叶加工及家畜饲养为主题,63名村民参加了为期16天的技能培训。

“以割胶为例,技术好的一天能多产十几斤胶水,产量高、伤树少,我们祖传的技术也不如老师教得好。”勐海县打洛镇居民岩海东说,每年镇上会定期组织两次培训,每次参加的人都很多。

割胶技术、茶叶加工、种植养殖,一直是西双版纳州当地乡镇村寨的特色产业。薛志介绍,西双版纳州人社部门把技能培训与精准扶贫工作结合起来,组织技能专家深入建档立卡贫困村进行针对性培训,实现“一户一人、一人一技、一技促脱贫”的目标。

对一些想就地就近就业的劳动者而言,进行相关产业的技能培训是提升相关劳动技能、保持职业竞争能力的必由之路。2017年,西双版纳州共开展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4万人次,全州新增转移就业3.7万人。(赵泽众)

( 责编:lj )
  • 公共就业服务
西双版纳,古傣语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有道是“中国胶价看云南,云南胶价看版纳”,这里的物产丰富,橡胶产量尤甚。割胶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谋生方式,一把割胶刀,一握就能握一辈子。 近年来,橡胶价格市场不稳定,不少从事割胶工作的劳动力面临着收入变少、就业变难的处境。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人社部门通过搭平台促就业、重扶持促众创、集特色抓培训的方式,保持了全州就业形势的稳定。 贷免扶补促就业 勐宋乡三迈村委会嘎角寨村民梅艳,家里4口人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割胶,近年来每年收入甚微。她发现,光凭割胶,无法改变家庭贫困的处境;要改变贫困现状,应该利用现有优势,在自家的橡胶树旁搞林下养殖。 在咨询了养殖技术、管理方法、防病防害的办法后,2010年,梅艳开始自建林下养鸡场。但由于没有资金,养鸡场无力运转。为解决资金问题,她来到勐宋乡劳动保障所和县就业中心,申请农民工创业贷款支持,没想到一次申请就成功,获得5万元的创业贷款。依靠这笔钱,她购进了第一批鸡苗2000只,1年后发展到年出栏1.2万只高品鸡,净利润近7万元。 现在,经过不断的努力,梅艳成立了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