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庆市人社局坚持“数据向上集中、服务向下延伸、网络到边到底、信息全市共享”的思路,加快推进就业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就业服务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信息实时更新 确保“一池活水”
据重庆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5年起,人社部门结合全民参保登记,分三步建立全市人力资源供给数据库。他们从公安部门获取全市劳动年龄段内人员的基本信息;对外与卫计、民政等单位,对内与社会保险、劳动关系、技能鉴定等部门进行数据交换,比对核查,补充完善人员参保单位、技能水平等内容;将劳动力信息按照户籍地分解下发至各区县、镇街,设计基本信息、技能水平、就失业情况等类别调查问卷,依托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开展调查,并及时将信息录入人力资源台账信息系统。
“只有准确掌握人力资源信息以及企业用工需求,才能真正提供就业精准服务。”重庆市就业局副局长石屹介绍,这些就业信息实时更新,能确保是“一池活水”。
截至目前,重庆市2100万劳动力信息已全部登记入库,基本实现劳动力资源底数清、情况明,为人力资源统筹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重庆市还组建了重点企业人力资源服务联盟,倡议全市电子、汽车、装备等支柱产业重点企业作为成员加入。
“通过线上登记、线下采集等方式,我们能按月动态掌握30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的用人需求,建成精准化、广覆盖的企业用工数据库。”石屹说。
供需精准对接 推进“智慧就业”
在外打工的赵平,从没想过自己还能成为一名专业技术工人。
“注册了就业信息,居然找到一份好工作。”赵平说,2017年9月,他在重庆市的一场招聘会上,用手机扫二维码注册后,提交了求职信息。不久,赵平收到蓝金领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发来的信息,推荐他参加免费钳工培训。经过1个月的培训,赵平拿到中级钳工证书,并很快在一家机械制造公司找到了工作。
重庆市人社部门引入市场服务模式,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建立蓝金领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平台,用大数据手段有效缓解了人力资源的供需匹配难局面。截至目前,蓝金领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平台访问量已突破2000万人次,提供就业创业培训服务21.7万人次。
据分析,当前重庆市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迫切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
重庆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市将按照相关要求和部署,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打造“5+1+N”的“重庆智慧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市内外求职者、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杨泽胜 杨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