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12个县区中有6个国家级贫困县、1个省级贫困县,农村贫困人口42.5万人,其中63%的贫困家庭因病致贫返贫,慢性病患者占因病致贫返贫人口的25%左右。进一步减轻就医负担是帮助困难群众脱贫最直接、最基础的途径。今年以来,南阳市紧扣减轻困难群众看病就医负担这一主题,实施了多项医保惠民新政,织密社会医疗保障网,让困难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完善医保制度人人公平享有医保
“几年前,我儿子得了终末期肾病,现在每月透析要花七千多元,我们是农村人,根本付不起高昂的医药费,儿子的病压得我透不过气来。”宛城区患者马志鹏的母亲说。
南阳市委、市政府在与贫困户的走访座谈中发现,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政策后,困难群众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70%左右,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但像马志鹏这样需长期门诊治疗的大病患者,报销后余下的自付费用,仍使困难家庭吃不消。患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种的人群规模庞大,每人每年医药费在4000元左右,而门诊报销有限,如果不减轻困难群众医药费负担,不做好控制、治好小病,群众就会小病拖大病,导致新的贫穷。对此,南阳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论证、调查摸底、试点先行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务实管用的原则,研究出台了《南阳市农村困难群众“医保救助工程”实施方案(试行)》及《实施细则》,自2017年7月1日起在全市全面实施。
该政策明确保障对象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农村特困人员(五保户)集中救助供养对象,主要从门诊重大疾病、门诊慢性病和住院三方面由政府出资对困难群众合规医疗费用再补助:一是重特大疾病门诊患者,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大病补充保险报销的基础上,剩余合规医疗费用,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分别按70%、60%给予补助,每人每年累计补助金额不超过12000元;二是门诊慢性病患者,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大病补充保险报销的基础上,剩余合规费用按70%给予补助,每人每年累计补助金额不超过2000元;三是住院患者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大病补充保险报销的基础上,合规自付费用超过2000元以上的部分,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分别按85%、80%、70%给予补助,不设封顶线。“这样一来,一年八万多元的医疗费,自己出四千多元就够了。花小钱治大病,我们农村人看病底气足了!”马志鹏的母亲高兴地说。
实行精准服务进村入户摸底排查
再好的政策,不落到实处都是空谈。南阳市人社局在进村入户宣传医保政策时,发现部分困难群众不知道什么是“医保救助工程”,对怎么申请门诊慢性病、去哪儿申请等问题压根不清楚。
为确保符合门诊慢性病条件的困难群众都被纳入保障范围并及时享受待遇,南阳市人社局、卫计委、民政局、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困难群众门诊规定病种医疗保障待遇工作的实施意见》。该市以县为单位组织多支专家医疗队分批次深入基层医疗机构,对符合门诊慢性病的患者进行鉴定,纳入慢性病管理;对行动不便的贫困患者,组织专家入户了解情况,建立医疗档案;对鉴定材料缺失的贫困人员,结合公共卫生项目进行免费体检,补充材料;对纳入门诊慢性病管理的困难群众,及时跟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工作。这些措施实现了集中鉴定和上门鉴定常态化、持续化,确保患有符合规定病种的困难群众全部被纳入保障范围。据统计,该市困难群众门诊慢性病纳入人数已达91116人。
家住桐柏县黄岗乡的岳金米老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没有保存以往的住院病历而不符合评审要求。“过去咳嗽胸闷时,多半是扛一扛了事。因为到医院就得花钱,我家的情况根本负担不起。”8月3日,在南阳市人社局组织的政策宣传及义诊活动中,医务人员来到老人家中,现场为其诊断,鉴定确认并将其纳入门诊慢性病保障范围。老人激动地说:“谢谢党的好政策,谢谢你们服务到家,现在有了医保,看病再也不用发愁了!”
“一站式”结算百姓跑腿少了报销多了
“让群众从容看病、报销不再东奔西跑,是我们的服务目标。医保报销涉及部门多、手续繁琐,我们如何把系统整合在一起是关键,从而让群众在一个窗口完成多次报销,让更多人享受到更给力的医保服务。”南阳市医保中心的负责同志说。
为此,南阳市医保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不分昼夜、克服困难、全力冲刺,仅用11天就完成了困难群众数据库的建立、“医保救助工程”软件的开发、“一站式”即时结算平台的调试等工作。7月4日,全市22家市级、67家县级、205家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完成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一个平台即时结算,实现了无缝对接。
同时,该市整合民政、扶贫、医保、卫计数据资源,建立医保救助大数据库,全市42.5万农村困难群众信息已全部入库;根据农村困难群众变化情况,每季度对数据库更新一次,确保新增和退出人员有序变动;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困难群众住院时在扶贫窗口登记,治疗期间不交押金,出院时一并报销所有合规费用后,结清自付费用即可。
“要说今年医保有啥变化,就是报销多了,花钱少了,服务也好了。”社旗县李店镇王庄村困难群众杨峰坡患脑出血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疗住院治疗,花费149603.8元,基本医疗保险报销95944.7元,大病保险报销14845.3元,大病补充保险报销16976.2元,医保救助工程补助3646.2元,合计报销131412.4元,报销比例达87.8%。“如果没有这么好的医保政策,近15万元的医疗费我们想都不敢想。现在出院时在报销窗口等几分钟,报销手续就全办好了,服务真好呀!”杨峰坡的爱人说。
医保网织牢了,受益的是百姓。据统计,南阳市“医保救助工程”实施以来,困难群众门诊慢性病的实际报销比例达90%左右,门诊重特大疾病实际报销比例达93%左右,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80%左右。群众剩余自付费用再经过民政医疗救助,最终个人自付5%-10%,实现了政策设定的目标。(段庆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