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支部农场’,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带动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致富。”湖南资兴市回龙山瑶族乡高坡村党支书记袁孔利,在2019年第四季度“支部农场”示范推介现场会上说。资兴市地处罗霄山脉南麓,集山区、老区、库区于一体,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483户16910...
2019年以来,宁波市镇海区为破解部分扶贫地区人员不适应异地就业、返乡后又无业可就的两难境况,实行“以培代工”模式,建立“岗前培训+双向就业+市场化配置”相结合的扶贫劳务协作新机制,有效提升对口扶贫劳务协作效率。截至目前,该区已完成两批次193名贵州普安籍新...
“叮铃叮铃”,下课铃声响起,教室前的空地很快涌来孩子们欢笑打闹的声音,湖北荆门市沙洋县西北、偏远破旧的老山小学似乎在一瞬间被注入了阳光与活力。与这阳光、活力融为一体的,还有李晶清脆的笑声、满面春光的笑容。李晶,一个“80后”大学生,毕业十年来专往偏远、...
色果拉村村民在藏鸡养殖合作社喂鸡。沿着雅江江畔,走进色果拉村,宽敞笔直的水泥道路,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一栋栋特色鲜明的工布新居错落有致,处处让人感受到全村36户172人大家庭的温暖、和谐与幸福。近年来,西藏林芝市巴宜区色果拉村党支部结合本村户户有党员的实...
70%设置5大类一级指标,细化40余项具体指标,考核权重从30%大幅提升至70%79名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市从扶贫驻村第一书记中提拔使用领导干部79名,在年度考核中驻村干部被评为优秀的达559人次历时三年,青海西宁所辖大通、湟中、湟源3个贫困县全面达到脱贫摘帽标准,...
为破解支出型贫困问题,武汉日前出台措施,将因重大疾病、就学、残疾、照料老人、育幼、住房等刚性支出费用较大的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社会救助覆盖范围,探索收入型和支出型贫困家庭社会救助全覆盖,推动实现全方位兜住民生底线。记者8日从武汉市民政局获悉,武汉市日前...
2019年以来,为了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贵州黔西南州人社局在全省率先开发“就业险”和“安居险”,“双险”项目的出台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兜住返贫底线,提高了广大搬迁群众抵御风险的能力。为解决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黔西南州由财...
近年来,西藏拉萨市通过人才培养、引进、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把优秀人才集聚到乡村基层,补齐人才短板,助力脱贫攻坚,支撑乡村振兴。打造一支懂农牧业的队伍。依托对口支援平台,选派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饲草种植人员等乡土人才到北京、江苏学习培训。2018年以来,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