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事例

  • 陕西商南:深化宁商劳务协作助推就业扶贫

    2017年,商南县抢抓宁商对口扶贫劳务协作机遇,主动对接,密切协作,奋力打造商南劳务品牌,全力促进宁商劳务合作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有效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一、高度重视,积极对接建机制。商南县抢抓宁商合作大好机遇,坚持把贫困劳动力劳务输出做为就业扶贫的重点工...

  • 安徽:祁门县人社局实施“四大帮扶计划”助力就业脱贫工作

    2017年以来,祁门县人社局注重发挥部门职能优势,精心组织实施“四大帮扶计划”,助力贫困劳动者就业脱贫。 一、实施“三送一交心”帮扶行动。结合就业援助月活动、“2017春风行动”等,定期不定期组织乡镇平台工作人员开展“三送一交心”活动,对未就业贫困劳动者采取...

  • 江西铜鼓:“四个一批”助推就业精准扶贫

    江西省铜鼓县深入推进就业精准扶贫,通过扶贫车间吸纳一批、技能培训促进一批、创业贷款扶持一批、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等手段,帮助一大批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创业。 扶贫车间吸纳一批贫困劳动力就业 为加大就业扶贫车间创建力度, 企业每吸纳一名贫困人员就业一年以上,...

  • 江西修水:1869个公益性岗位助贫困户就业脱贫

    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进一步促进和保障贫困人口充分就业,江西省修水县大力开发购买公益性岗位1896个,用于扶持农村贫困人口就业。 该县就业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进行调查,逐一核实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户,针对贫困户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

  • 大兴东大健康产业园: 产业扶贫“巨舰”带动3万人就业

    新年伊始,细雨蒙蒙,走进大兴东大健康产业园,2万多名工人正紧张作业。随着全国“万企帮万村”消费扶贫东西部协作支持贵州发展现场会将在此召开,这里显得更加忙碌。 “仅仅一年多,这些建筑大部分已经完工,一些项目将在春节前后陆续开放。”兴伟集团董事长王伟说。 大兴东...

  • 江西婺源:入乡随俗推政策,就业扶贫“服水土”

    为使高层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需“因地制宜、入乡随俗”的落实政策,婺源在就业扶贫攻坚战中,结合自身“中国最美乡村”旅游优势,以“旅游+就业”模式,多形式引导贫困户在家门“吃旅游饭”。据悉,婺源目前各类旅游从业人员达8万余人,因旅游农民年人均增收2000多...

  • 安徽庐江:就业扶贫驿站进山村入地头

    庐江县人社局扎实推进就业扶贫驿站建设,坚持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就业扶贫驿站的扶贫车间、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电商服务四大功能。截止目前已创建扶贫驿站5家,入驻企业21家,带动就业1000余人,其中贫困户300余人,让一大批贫困户实现了在家门口挣钱的机会,走出一条“扶贫驿站+企业+贫困户...

  • 宁夏隆德:大力开展“扶贫车间”“工厂车间” 订单式培训力促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在隆德县坚决完成全面脱贫历史使命的决胜之年,县劳动力素质提升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劳动力的培训需求和市场用工需求,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科学谋划、一体设计。出台了《隆德县2018年“工厂车间”技能培训实施方案》。县人社、扶贫、农牧等成员单位分步实施...

  • 江苏沭阳:悦来镇积极做好电商扶贫工作

    2017年以来,江苏省沭阳县悦来镇紧紧围绕“精准脱贫”的目标,依托地方特色、整合资源优势,利用互联网平台,推行“电商+企业+贫困户”的电商扶贫模式,使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2017年,全镇受益电商产业的低收入农户共有200多户。 一、新增扶贫项目。该镇大力推进农村电...

  • 云南富源:特设岗位助特殊群体就业

    云南省富源县就业扶贫办以零就业家庭为重点,积极开展就业援助,主动对接企业联系劳务,开发了331个公益性精准扶贫岗位,联系近70余家企业提供岗位近1000余个,明确岗位必须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特殊就业困难人员,精准帮扶特殊困难群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通过县、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