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劳动争议化解“新利器”推出

2025.09.29
三家单位表示,将以此次发布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协作,提升劳动争议化解整体效能,切实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年来,广州市总工会认真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全面落实全国总工会“559”工作部署,积极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联动人社部门、法院等有关各方力量,推动构建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体系。 在今年1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广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中创新性地明确市、区总工会与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人民法院等加强协作,建立健全有机衔接、联动联调机制,共同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

9月26日下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州市总工会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共同签署《关于联动高效化解劳动争议案件(纠纷)的工作意见》(以下简称《联动工作意见》)并发布劳动争议典型案例。

本次发布会以“全链条高效化解劳动争议”为主题,旨在通过机制创新与典型示范,提升劳动争议化解效能,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签署环节,市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吴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蔡锐斌,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尹宏亮分别代表三家单位共同签署《联动工作意见》,标志着广州市“法院+人社+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联动机制正式建立并运行。

发布会介绍了《联动工作意见》的制定背景、核心内容。《联动工作意见》依据我国劳动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明确建立“法院+人社+工会”联动调解机制,推动“预防—调解—仲裁—诉讼”全链条管理,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实现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实质化解。《联动工作意见》突出多项创新机制:

“深层次”联动对接机制,确立市一级的“法院+人社+工会”常态化联动平台,通过市三方联调中心和市诉调对接工作室这两个实体化运作枢纽,确保联动工作有抓手、能落地。

“一站式”权益保障机制,整合市总工会的调解以及法律援助、人社系统的仲裁引导和市法院的司法确认功能,为包括农民工、困难职工、女职工等在内的劳动者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和纠纷解决绿色通道。

“全流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三方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裁审信息比对和动态管理,推动数据互联互通。

三家单位分别发布了所在系统选定的典型案例,典型案例涵盖劳动报酬、工伤待遇、劳动合同解除、“三期”女职工保护、新就业形态权益等多类争议,具有广泛代表性,将为同类案件处理提供参考,推动劳动争议化解更加规范、高效、公正。其中,市法院重点介绍了余某与某零售公司劳动争议案、王某与某运输公司劳动争议案等案例,彰显司法对劳动者权益的保障与对善行义举的支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则通过张某等与某餐饮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罗某与某电商公司劳动争议案等案例,体现劳动仲裁程序的高效与规范;市总工会通过谢某等与某房地产公司欠薪纠纷、冯某与某快递站点拖欠工资纠纷等案例,突出工会在调解维权中的独特作用。

此次《联动工作意见》的签署及典型案例的发布,是完善广州市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举措。三家单位表示,将以此次发布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协作,提升劳动争议化解整体效能,切实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年来,广州市总工会认真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全面落实全国总工会“559”工作部署,积极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联动人社部门、法院等有关各方力量,推动构建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体系。

在今年1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广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中创新性地明确市、区总工会与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人民法院等加强协作,建立健全有机衔接、联动联调机制,共同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持续充分发挥市和11个区建成的劳动人事争议三方联合调解中心和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作用,开展仲裁立案前调解和诉前、诉中调解工作,全市工会累计参与办理劳动争议三方联调、诉调对接案件6.4万余宗,有效化解大量劳动争议,更好地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由市总工会与市法院、市人社局等单位联合组成的广州代表队分别荣获广东省2023年、2025年连续两届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业务技能竞赛总冠军,劳动争议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 劳动
  • 争议
  • 化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