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酒泉:强化信用监管 源头治理欠薪

2025.09.24
将信用评价作为民营企业规范发展的“助推器”,以《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实施办法》为依据,对全区147家民营企业开展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通过公开评级结果、分级分类监管等措施,树立诚信标杆企业。同时,依托“线上+线下”普法矩阵,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和劳动用工标准化服务指导140场次,按季度对新就业形态劳动用工及劳动者权益维护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推动民营企业从“被动合规”向“主动守信”转变,夯实信用根基。 联合惩戒“划红线”,构建公平竞争环境。针对民营企业用工突出问题,强化信用监管“硬约束”。依托“陇明公”平台,对民营企业参与的在建项目工资支付实施全流程监控,动态处置欠薪隐患453条。

近年来,肃州区人社局聚焦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需求,以劳动用工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强化主动精准服务,立足人社部门职能,采取信用激励与联合惩戒相结合的方式,优化劳动维权服务,促进企业规范用工,营造公平、诚信的就业环境,着力提升辖区内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信用评级“树标杆”,激发民企内生动力。将信用评价作为民营企业规范发展的“助推器”,以《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实施办法》为依据,对全区147家民营企业开展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通过公开评级结果、分级分类监管等措施,树立诚信标杆企业。同时,依托“线上+线下”普法矩阵,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和劳动用工标准化服务指导140场次,按季度对新就业形态劳动用工及劳动者权益维护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推动民营企业从“被动合规”向“主动守信”转变,夯实信用根基。

联合惩戒“划红线”,构建公平竞争环境。针对民营企业用工突出问题,强化信用监管“硬约束”。依托“陇明公”平台,对民营企业参与的在建项目工资支付实施全流程监控,动态处置欠薪隐患453条。深化人社、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等多部门根治欠薪行刑衔接和司法协调联动机制,积极开展欠薪失信多部门联合惩戒,集中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2批次,涉及5家企业,将4家企业列入欠薪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并公开曝光,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监管格局。

信用服务“送温度”,纾困解难助企减负。区人社局将信用建设与惠企服务深度融合,畅通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渠道。通过公众号、项目工地公示栏等载体广泛发布维权指引,依托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对欠薪投诉“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为1900余名劳动者追回工资2100余万元,既保障劳动者权益,又帮助企业规避信用风险。此外,通过日常巡查与专项指导相结合,协助民营企业完善用工管理制度,源头预防劳资纠纷,降低因管理疏漏导致的信用损失,助力民营企业轻装上阵。

  • 信用
  • 欠薪
  • 民营企业
  • 监管
  • 劳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