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县:政策服务双管并推 破岛屿困境 促农民跨岛就业

2016.05.24

导读:崇明县作为上海市隔江之县级岛,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配套设施不够健全,加之生态保护发展受限,导致全县落户企业不多、工作岗位较少;同时农村人口占比较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数较大,就业压力明显。崇明县因地制宜,出台了具有本地特色、符合本地实际的一系列就业扶持政策;同时,设立促进就业工作站,搭建起落实跨区就业政策平台。“政策牵引+服务推动”,有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化解了就业难、用工难的双重压力,既缓解了本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难的状况,也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稳定就业的劳动力。

为解决本地劳动力面临的就业困境,该县大胆探索创新,开展岛外就业专题调研,坚持“促进岛内就业与扩大岛外就业并举”的原则,力求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引领,激发劳动者岛外就业的积极性。

一、着眼制度创新,加大政策补贴力度

一是对实现跨区就业的农村户籍富余劳动力每月给予跨区就业补贴(2015年补贴标准为315元/月,最多可享受36个月),并逐步提高补贴标准。

二是对岛外就业品牌——出租车驾驶员给予一次性就业补贴(4000元/人)和租住公租房补贴(150元/人·月),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劳动者岛外就业,提高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率。

三是落实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员就业补贴政策(2015年补贴标准为315元/月,最多可享受24个月),其中市补贴210元/月,县按照市补贴标准的50%(105元/月)给予配套补贴。

四是实施定向培训补贴,鼓励本县培训机构加大定向培训力度,为企业输送劳动力,促进本地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五是用人单位新增就业岗位补贴,企业新录用本县户籍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就业困难群体,给予用人单位岗位补贴500元/人·月。

二、依托就业工作站,发布信息宣传政策

一是在崇明本岛以外的长兴岛成立促进就业长兴工作站,既解决海洋装备企业用工困难,又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站长驻长兴岛,负责联系“振华港机”、“江南造船”等大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将用工信息由县职介通过网络、电视台、《崇明报》进行发布,并落实各村(居)就业援助员把相关用工信息送到有求职需求的劳动者手中。

二是在上海市区成立工作站,通过发布信息、代理招聘等做好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同时提供各项劳动保障政策咨询,宣传就业扶持政策,对企业、培训机构、劳动者加强宣传,增加政策知晓度、提高政策的影响力,更好地发挥政策引领就业的作用。

三、立足业务培训,提高就业政策执行力

一是针对县、镇(乡)、村(居)三级部门就业战线工作人员展开培训,通过组织好各个层次的学习培训,使学员熟悉政策内容、吃透政策精神、把握操作流程,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二是召开民营企业、福利企业、园区企业政策宣讲会,联合其他部门组织企业负责人学习政策。

三是制作并印刷政策宣传手册,通过就业援助员发放至全县各乡镇村(居)委,通过劳动监察协管员送到全县的每一个企业,并做好政策解释咨询工作。

通过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县就业工作取得明显的成绩:一是就业扶持政策的出台有效推动了岛外就业工作,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该县劳动者的就业观念,激励更多劳动者踏上了岛外的工作岗位,大大缓解了岛内就业压力。据统计,2013年度该县跨区就业补贴发放金额1850.42万元(高于同期市补贴发放金额),惠及劳动者109675人次;2014年度跨区就业补贴发放金额2314.92万元(高于同期市补贴发放金额),惠及劳动者115921人次。二是加强了政府部门与岛外企业的联系,切实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及时发布招聘信息并鼓励培训机构组织定向培训,为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提供高质量服务。三是享受跨区就业补贴的都是低收入人群,政策补贴履行了政府社会保障职能,减轻了岛外就业人员的生活困难,稳定了就业岗位,为上海市第二、三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劳动力。四是通过政策的扶持和多方支持,成功打造出“崇明的哥”品牌,崇明籍出租车驾驶员人数占了上海出租车驾驶员总量的1/3左右,稳定了工作队伍,为上海的出租行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 责编:lhj )
  • 劳动力转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