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跑大厅,在手机上点几下就办完了失业金申领,现在的人社服务太方便了!”甘州区市民张先生的切身感受,正是甘州区人社局以数字政府建设撬动政务服务质效变革的生动注脚。2025年以来,甘州区人社局锚定“智慧精准、普惠均等”目标,从流程优化、数据赋能、生态构建到权益保障,全方位推进数字化转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服务常态,奏响了便民利企的新篇章。
流程再造:数字破壁,打造高效服务圈
针对人社业务“环节繁、材料多、跑动勤”的痛点,区人社局以“甘肃省人社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体系。编制发布人社政务服务办事指南130余项,将企业参保登记、失业金领取等98项高频事项纳入“一窗受理、全程网办”清单,实现“申报—审核—办结”全流程线上闭环。至目前,90%社保业务达成“不见面办理”,单月“一网通办”业务量5000件左右,累计办结超5万件,2026家参保单位实现企业端网厅全覆盖,网厅使用率达98%。
线下服务同步升级,创新“社银一体化”模式简化参保流程,设立31个社保便民服务站,指导群众线上自主办理转移接续等业务,成功打造“城区10分钟、乡村5公里”便民服务圈。社保大厅专设“退休一件事”窗口与帮办代办专区,配备自助设备与专业人员,为特殊群体打通“无障碍办事通道”。
服务暖心:细节发力,破解“数字鸿沟”
在数字化转型中,区人社局始终关注特殊群体需求。推行“电子退休证”改革,群众办结退休手续后可现场申领电子证件,与纸质证件效力等同,关联业务实现数据共享自动办理,街道(乡镇)、社区(村)便民服务点全覆盖,电子社保卡申领、缴费查询等业务“家门口可办”。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强化帮办代办服务,2025年协助160名行动不便老人完成待遇资格认证,群众满意度100%;局领导带头进社区开展政策宣讲,编写“一次性告知单”梳理高频问题,依托“12345”热线更新社保知识库,累计提供政策咨询超1000人次,让数字化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就业生态:数智搭桥,激活就业创业动能
围绕“办、找、聘、训”全链条需求,区人社局构建数字化就业服务生态。线上搭建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新媒体矩阵,高频开展“直播带岗”“访企探岗”活动,企业负责人走进直播间“云荐岗”,劳动者在线“云逛厂、云应聘”;线下依托区级人力资源市场,构建“1+5+16”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开展零工市场“两进”活动,形成“线上对接+线下服务”联动格局。
至目前,已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74场次,发布招聘信息1950条,服务企业755家,提供岗位26019个,达成意向就业1556人。技能培训同步数字化升级,推行“招生即招工、入班即入岗”订单式培训,开设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热门专业,通过“岗位需求+技能培训+就业服务”闭环,累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871人次,助力劳动者“学得会、用得上、能就业”。
档案智管:数字存证,破解异地流转难题
针对高校毕业生学籍档案管理“多头跑、耗时长”问题,区人社局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累计托管各类学籍档案36869份。今年,接收3449份的档案全部实现线上入库,群众通过手机端可实时查询个人档案信息;累计转出档案972份,网上办理率达95.3%,彻底打破异地流转壁垒。同时建立多级权限管控、操作日志追溯的安全管理机制,2025年以来未发生信息泄露、数据篡改等安全事件,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便捷化”。
维权增效:数治护航,筑牢劳动者权益防线
依托数字化平台畅通维权渠道,2025年以来办理国务院欠薪平台、省欠薪平台、政务服务热线等欠薪投诉1059件,高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充分发挥“陇明公”信息化平台作用,推行“黄-橙-红”三级预警和“提示-督办-处罚”三级处置“1+1+3+3”监管机制,对劳动合同签订、工资专户开设、工资支付等实行信息化动态监管。通过发送风险提示,高效处置预警信息130多条,持续提升欠薪风险防控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创新打造“劳动法在身边”普法品牌,精心制作播出通俗易懂的情景剧、动画解说等普法主题短视频8期,播放量超5万次;定期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在微信公众号公布4起欠薪典型案例、处置结果及法律依据,营造“查处一案、警示一片、规范一方”的良好法治氛围,以数字赋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民生保障没有终点,数字化服务永无止境。”下一步区人社局将聚焦“基层服务能力升级”与“服务覆盖范围升级”,深化数据共享、优化服务场景,持续完善“数字人社”体系,让更多群众与企业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为区域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刘渊清 康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