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欠薪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社会公平正义大局。今年以来,通辽市扎鲁特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始终将治理欠薪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核心民生工程来抓,综合运用强化源头治理、畅通维权渠道、优化仲裁服务等多种手段,切实维护劳动者报酬权益,全力构建规范有序、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强化源头治理,织密工资支付监管网
压紧夯实制度基础,聚焦工程建设领域,通过强化制度落实与过程监管,从源头遏制欠薪风险。严格督促扎鲁特旗在建工程项目落实工资保证金、用工实名制、工资专用账户、银行代发等核心支付保障制度,规范劳动合同签订,夯实源头预防的制度基础。
“双驻双查”精准监管,深入实施“双驻双查”机制,派驻人员深入工地,通过实地核查台账、面对面访谈民工等方式,精准掌握工资支付实际情况,实现对重点项目的全程动态监控。智慧赋能预警处置,按月将驻查记录录入“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建设领域农牧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用工管理。截至目前,累计开展驻查5批次,覆盖项目114个,上传日志114条,并高效处置平台预警信息311条,确保了监管的时效性与精准性。
畅通维权渠道,实现纠纷高效处置
致力于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内部外部协同”的多元化维权格局,确保劳动者投诉有门、维权有道。线上平台高效运转,指定专人负责全国欠薪线索核处管理平台、自治区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及“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线上渠道的线索办理工作,建立了完善的“接收-转办-核查-反馈”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每一条线索得到及时响应。线下窗口兜底保障,设立专门的线下投诉受理窗口,并在建筑工地广泛张贴“通薪码”,方便劳动者就近维权。截至目前,通过各渠道共为723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735.98万元,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回应了群众的诉求。
优化仲裁服务,发挥调解基础性作用
提质增效优化服务,充分发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在化解劳资矛盾、维护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执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推行“一次性告知”等便民措施,简化流程,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调裁并举促和谐,坚持“调解优先、调裁结合”原则,加强庭审规范与证据审核,提升裁决公信力。截至目前,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51件,审结150件,结案率99%,其中以调解方式成功结案128件,调解成功率达84%,有效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刘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