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程万里阔,蓝图再铺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这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主动,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程接着一程的砥砺行进。“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当前,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变局蕴含机遇,挑战激发斗志,关键在担当实干。广大组织人社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锚定“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大战略任务,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性抓好贯彻落实,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行动派、实干家,一步一个脚印把规划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行动是最好的宣言书,实干是最质朴的方法论。伟大梦想从来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要牢记“党之大计”、胸怀“国之大者”,把准“十五五”时期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强化大局意识和系统观念,在发展大局中找准组织工作、人社工作定位,创新思路举措,主动担当作为,把总蓝图变成施工图、路线图,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细落实,致广大而尽精微,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要把握世界百年变局的大逻辑,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面对发展中的瓶颈制约、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敢于决策、敢于碰硬、敢于负责,以担当之勇破解发展难题。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沉到一线,接地气、听真话、察实情,开门问策、集智聚力,做到胸中有数、破题有术。
能力本领是干事创业之基。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对干部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没有“几把刷子”行不通。达必识其途,至必由其道。只有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认识问题才站得高,分析问题才看得深,开展工作也才能把得准。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科学理论之“矢”去射中国实践之“的”,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不断提升现代化建设本领。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要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科技创新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加强学习,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弥补知识空白、补齐素质短板、增强能力弱项,提升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努力成为现代化建设的行家里手。
优良作风是干事创业的根本保障。优良作风出实效。要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脚踏实地干事,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把功夫下在推动工作上,把本领用在促进发展上,把目标定在服务群众上,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敢为抓落实。发扬钉钉子精神,看准了不松手,干不成不放手,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一肩担子挑到底,一股劲头抓到底,善作善成、善始善终。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克制急功近利、大干快上的政绩冲动,防止频繁换赛道、过度留痕迹,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一棒接着一棒跑、一茬接着一茬干,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