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

绘就全民社保美好新图景——“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2025.10.13

20212025年,又一段五年奋斗征程步入尾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即将收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这五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成功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二十大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五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在覆盖广度、保障力度、服务精度上持续发力,用一项项务实举措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社保改革纵深掘进 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当历史的笔触定格“十四五”,这五年注定成为社会保障领域改革力度最大的关键时期,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必将彪炳史册。

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如灯塔照亮前路,在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战略意义,从理论、制度、实践三个维度为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指明方向。

在习近平总书记擘画指引下,“十四五”时期,社会保障领域改革在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下更大功夫,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可持续性、可及性、安全性、便捷性、规范性。全国人社部门以钉钉子精神,广泛凝聚共识,推动一项项社保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这项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改革正式破冰,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重大改革任务,2022年1月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启动实施,通过建立中央调剂机制实现基金全国统收统支,破解省际基金收支失衡难题,覆盖超10亿参保人群。

作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从有向好”转变,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扶弱济困、经办服务优化、信息化建设加强、宣传引导等方面成就斐然。

湖北打破城乡壁垒,允许居民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探索基金投资运营,建立个人缴费标准动态调整与政府补贴正向激励的良性机制。

甘肃打造“互联网+城乡居保”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实现参保登记全省通办、经办“无纸化”,通过数据比对推进精准扩面,力争“应保尽保”。

今年5月,上海市人社局发布个人养老金IP形象“沪小满”,背后是上海个人养老金累计缴存超180亿元,人均缴存额约1万元,位居全国前列。

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核心制度,个人养老金2022年11月在36个城市(地区)启动试点,以“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与+市场化运营”的创新模式,为群众提供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之外的补充养老“新选择”。2024年12月,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个人养老金从试点城市走向全国,彻底补齐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制度短板”。

社会保障安全网扎牢织密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社会保障

“十四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社会保障始终锚定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越扎越牢。

“打开APP,点击‘安全卫士’‘事故上报’,就可以一键报案。”在沈阳青年大街站,美团骑手梅鑫民向同行熟练演示操作流程。今年7月1日,辽宁启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将滴滴出行、美团等11家平台企业纳入保障范围。

五年来,新就业形态就业群体日益壮大,职业伤害保障立起坚实的“防护盾”--

2022年7月,北上苏粤琼渝川7省市首批试点,涵盖出行、外卖等4个行业,包含美团、饿了么等7家头部平台,关联骑手、司机等668万从业者,创新“平台缴费、按单计费、每单必保”模式,突破传统工伤保险以劳动关系为前提的限制。

经过三年探索,今年7月1日,试点范围扩容至天津、河北等17个省份,新增滴滴出行、顺丰同城等平台企业,“国家基准额+地方浮动”机制,兼顾地区差异,避免“一刀切”。

待遇保障“暖流”持续涌动。今年1月1日起,基本养老金再涨2%,惠及1.5亿退休人员。纵观“十四五”,即便面临国内经济承压、不确定性增多的挑战,我国仍连续五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彰显着党中央、国务院对民生保障的高度重视。

“以前交社保需要本地户口,现在政策放开,外地人也能在天津缴社保。”得知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河北廊坊籍网约车司机陈宇难掩喜悦。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牵动亿万家庭的心弦。全国人社部门聚焦这一民生需求,推出“一放开、三灵活”的暖心举措:“一放开”即普遍取消参保户籍限制,打破地域壁垒;“三灵活”赋予参保人更多自主权--参保地可在就业地与户籍地间自主选择、缴费基数可在当地上下限内灵活确定、缴费方式可在按月、按季、按年中自由切换,全方位为灵活就业群体参保打通“绿色通道”。

五载耕耘,硕果盈枝。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从9.98亿人、2.17亿人、2.68亿人,增加到10.72亿人、2.46亿人、3.02亿人,三张保障网持续织密;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破局启航,失业保险省级统筹落地生根,工伤保险全面实现基金省级统收统支,社保互助共济功能增强;

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规模69.27万亿元,累计结存9.81万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2.6万亿元,保障能力持续夯实;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战略储备从2.46万亿元增至3.22万亿元,中央层面划转充实社保基金的国有资本及现金收益从1.68万亿元增至2.26万亿元,越大越深的基金“蓄水池”,为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十四五”期间,全国人社部门以守护群众“养老钱”“保命钱”为核心,接续开展社保基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巩固提升行动、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等,持续排查整治基金管理风险隐患,着力完善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压实全险种、全链条、全流程监管责任,全力维护社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

经办服务持续智变升级 用心用情用力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十四五”时期,社保经办服务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迎来从“线下跑”到“云端办”的深度变革,奏响新时代民生服务提质增效、惠及亿万群众的时代强音。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民生大厅,职工老赵通过“龙易办”App很快完成退休“一件事”申报,感叹“没想到现在办理退休这么容易”;在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居民黄先生依托全国社保统一信息平台与宁夏社保一体化系统,足不出户在线提交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便完成跨省转移。

这些便捷体验,正是“十四五”社保经办服务持续智变升级的生动缩影,更是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的真实写照。

五年来,数字人社建设行动深入实施,全国人社政务服务平台、国家社保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及掌上12333渠道功能持续完善,161项全国性服务“一网通办”,掌上办、网上办等“不见面”服务渐成主流,线上服务超600亿人次,全国社保业务线上办理量超70%,办事“好评率”总体保持在97%以上。

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2024年以来,人社部门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推进退休“一件事”改革,加强跨部门政策、业务、系统协同与数据共享,将分散事项“打包办”;推进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实现人社领域95项应用,实体社保卡在就医购药领域应用全覆盖,交通出行、文化体验领域在所有省份开通应用,持卡人数达13.9亿人,其中11亿人申领电子社保卡。

五年来,全国人社部门践行“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经办承诺,打造“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社保服务圈,推出社保智慧一体机、工伤保险智能审核、“社保规划师”等服务,构建“24小时不打烊”社保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

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笃行。“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以“覆盖更广、保障更实、服务更优”的铿锵步伐,织就守护亿万群众的民生保障网。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启航的历史交汇点,社会保障事业必将持续深化改革、升级服务效能,为人民群众托举更安稳的生活、更可期的未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筑牢坚实的民生根基,以更磅礴的力量书写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游翀)

  • 社会保障
  • 社保
  • 服务
021—2025年,又一段五年奋斗征程步入尾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即将收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这五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成功建设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二十大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五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在覆盖广度、保障力度、服务精度上持续发力,用一项项务实举措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