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江苏:实现医保关系“无感转移”

2025.09.11

“咦,我的医保个人账户里怎么突然多了一笔钱?”日前,就职于某人力资源公司的王青青致电医保热线咨询。工作人员核查后发现,早在8月6日上午,她的医保关系已在无声无息中完成转移——从扬州市江都区自动迁至泰州市高港区,个人账户中原有的2353元也同步划拨到位,全程不到1分钟,她本人完全没有察觉。王青青不由感叹:“这次工作调动,医保关系仿佛‘咻’一下,就自动办理了,真不可思议!”

“咻”一下的背后,是江苏医保系统正在进行的一场“沉默而高效”的改革:新模式启用至今,已自动办理6.2万笔转移接续,把曾经的“麻烦事”,变成如今的“指尖事”;让曾经的“跑断腿”,变成如今的“零跑腿”,真正实现民生实事扎实落地。

从“忘记办”到“不用办”

医保关系转移接续主要指基本医保参保人员因跨统筹地区就业、户籍或常住地变动时,应按规定办理基本医保关系的转移接续,包括个人医保信息记录的传递、职工医保个账资金的转移以及医保待遇衔接的处理。以2024年度为例,江苏在职职工人数约2550万人,全年转移接续业务办件量已超百万件。

跳槽、换城市工作,本是职场常态。但对很多在江苏省内跨市流动的就业者来说,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曾经是一件不大不小的“麻烦事”。

按照原有流程,流动就业人员在新就业地参加职工医保后,必须本人主动通过线上平台发起转移申请,才能将原参保地的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资金转过来。然而现实中,“不知道要办”“忘了办”“手机操作不了”等现象比比皆是。

这些被“落下”的业务,最终汇集成参保人的现实困境。大量资金“沉淀”在旧账户无法使用;有人临近退休才发现缴费年限零零散散,不得不翻箱倒柜找材料、四处奔波补证明;更有人因医保转移未完成,影响了医疗保险待遇的享受。

相关人士表示,转移接续“断档”,不仅直接关系群众的钱袋子,更成为劳动力流动过程中一道看不见的阻碍。

系统智能“判”,群众零跑腿

此次江苏率先实现医保关系“无感转移”,是“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直接体现。

今年起,省医保局紧扣群众急难愁盼,将推进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免申请、即时办”列为年度民生实事重点项目。依托省级医保信息平台和“一人一档”大数据系统,江苏实现了一场从“人找事”到“事找人”的经办变革。

数据协同,带动了业务的自动触发。目前,江苏已建成覆盖全省参保人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如同一座实时更新的“数据水库”。一旦有新参保登记,系统即刻自动读取参保人状态,实时触发医保关系转移业务。缴费年限随之接续,个人账户资金秒级到账,原本绑定的家庭共济关系也同步无缝转移。群众真正实现“缴费年限跟人走、个账资金秒到账、家庭共济连续享”。

流程再造,群众实现零感知办结。如今,系统能自动校验条件、自动发起申请、自动完成审核流转。群众无需申请、无需跑腿,甚至无需感知,业务即可在后台高效办结。据最新统计,新模式启用至今,全省已自动办理6.2万笔转移接续,超7400万元个人账户资金悄然划转至新账户中。

基层减负,服务效能随之提升。数据静默跨城穿梭,取代了人潮往返奔波。记者采访中发现,基层医保经办机构人员也从日常繁琐操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向疑难个案处理。

“以前每天动辄100多件转移业务,光常规审核就要五六个小时。现在九成以上业务系统自动处理,日均自动办结约100件,每天只需花1小时处理跨省转移业务和特殊个案。”南京市雨花台区医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郁胜深有感触地说。

打破孤岛,实现全省通查。通过持续强化数据归集与分析能力,江苏医保云APP也迎来功能升级。以往需要逐市查询的参保记录,如今一点即现、全省通查。群众可随时查看转移进度,还可对需转移的缴费年限“一键提交”,不用在不同页面间反复跳转。

待遇不断档,心里更踏实

速度提升只是表象,待遇无缝衔接才是本质。“秒到账”背后是民生温度与服务深度。

8月5日,从事建筑行业的刘华医保关系由盐城大丰区自动转移至泰州海陵区,个人账户内2804.45元同步到位。8月18日,他就使用这笔钱,通过家庭共济功能为女儿支付了689元医药费。账户资金全程实时流动、随时可用,没有丝毫“卡顿”。

刘华对此次改革带来的便捷体会深刻。他曾在今年3月7日申请将医保关系从上海转移至南京,当时仅转出地办理转移和资金划拨就用了10天以上。而8月3日中午,新单位在南京为他完成办理参保的同一分钟,系统即刻启动程序,将其医保关系从泰州转入南京,账户资金同步到位。如此效率,让他直呼“没想到!”

江苏推出的“免申请、即时办”服务,不仅是一项技术性升级,背后更是医保服务理念的深刻转变: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被动申请”到“主动服务”,江苏医保正由传统的经办管理者,蜕变成为参保人贴心服务的提供者。

“群众关切处,就是改革发力点。”江苏省医保局副局长陈亮表示,这项改革直击民生痛点,解决了群众在流动就业中的后顾之忧,畅通了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是以医保服务小切口优化营商大环境和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有益实践。其所依托的全省统一医保信息平台、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机制,以及“无感智办”服务新模式,也为全国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苏方案”。江苏医保正在从需求端出发,不断充实为民办实事的“工具箱”,让“麻烦时刻”变成“暖心一刻”。

  • 医保
  • 转移
  • 关系
系统智能“判”,群众零跑腿 此次江苏率先实现医保关系“无感转移”,是“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直接体现。 今年起,省医保局紧扣群众急难愁盼,将推进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免申请、即时办”列为年度民生实事重点项目。依托省级医保信息平台和“一人一档”大数据系统,江苏实现了一场从“人找事”到“事找人”的经办变革。 数据协同,带动了业务的自动触发。目前,江苏已建成覆盖全省参保人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如同一座实时更新的“数据水库”。一旦有新参保登记,系统即刻自动读取参保人状态,实时触发医保关系转移业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