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明光市以“亭满意·一嘉亲”营商环境为基石,从引才、育才到留才,明光通过全周期、全要素服务,让人才“归巢有舞台、创业无障碍、发展有保障”,实现了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引才:暖巢引凤+精准施策,激发人才动能
明光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每年“新春第一会”聚焦“双招双引”,连续4年精心谋划招才引智“十大举措”。聚焦产业需求,重磅出台“嘉山英才计划20条”“制造强市38条”“科技创新发展14条”等政策,构建起以人才政策20条为核心的“1+N”人才政策体系。
“明光对人才的重视和务实的服务,让我们下定决心把根扎在这里。”谈及来明创业的初衷,安徽利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俞瑞富的话语里满是认可。这份选择的背后,是明光市“靶向引才”的精准施策。2018年,大连理工大学硕士俞瑞富与恩师仲崇权教授的彻夜长谈点燃了他的创业火种:“工业软件是制造业的‘皇冠’,中国必须突破!”他放弃上海外企高薪,带着工业软件专利来明创业,明光市敏锐捕捉到这一高端人才动向,迅速提供人才政策包,为企业提供人才贷款资金保障。在明光市政府的不懈支持下,俞瑞富已成长为“安徽省级创业领军人才”“创业安徽之星”,登上央视《匠心之路》,带领公司荣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引才标杆。
育才:靶向培育+专班护航 厚植创新沃土
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沃土滋养。明光市联合人才、科技、工信等8个部门组建“人才培育联合体”,梳理17项补缺事项清单,构建起覆盖全面、梯次递进的培育体系,针对人才学历提升、专利转化、股权优化等需求推行“一人一策”,以全周期帮扶为“储备人才”铺路搭桥。近年来,已有2人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10人入选省级领军人才,明光科迪纳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陆明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在陆明的科研之路上,明光市“靶向培育”机制成为坚实后盾。针对重大项目申报需求,该市组建专业服务专班,提供从申报书精细打磨到答辩模拟评审的“全流程服务”。2019年创业至今,陆明在培育机制加持下持续突破,带领公司先后斩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安徽省企业研发中心”等荣誉,目前公司已在新三板挂牌,累计取得31项知识产权专利,年均研发投入超1000万元。从个人成长到团队壮大,再到产业升级,生动诠释了明光“培育一个人才、激活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的深刻实践。
留才:暖心服务+生态聚能 筑牢发展根基
引得来、育得好,更要留得住、用得好。明光市把人才的“关键小事”当成“头等大事”,持续优化服务生态,让人才“来了不想走、发展有奔头”。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三送三问三帮扶”制度,精准对接人才所需。聚焦解决人才企业融资难题,持续优化金融服务,近年来累计为利拓智能、麦吉恩等25家企业发放“人才贷”9113.8万元。
这份用心,在麦吉恩医疗总经理王宇昊身上体现得尤为真切。2019年归国创业后,他主导创立两家科技企业,明光市不仅助力其成长为省级领军人才,支持入学清华大学YES青年商业学堂,更在2025年荣获“安徽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以全方位关怀让人才安心扎根、聚力前行。
俞瑞富的技术攻坚、陆明的科研突破、王宇昊的荣誉闪耀……每一个人才的奋斗故事,都是明光引才、育才、留才全链条生态的生动注脚。“未来,明光市将持续深化全周期服务体系,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全力打造县域产才融合新标杆,让每一个创业梦想都能在这片充满温度与速度的土地上落地生根、茁壮成长。”明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董建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