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内蒙古呼和浩特:“技能照亮前程”行动赋能农民工高质量就业

2025.07.28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动,通过培育特色劳务品牌、提升就业技能素质、构建多元支持格局等务实举措,服务保障农民工就业创业。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36.79万人,全市农民工就业呈现稳中有升、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供需两端齐发力

2025年伊始,呼和浩特市为期3个月的“春风行动——新春第一招”系列招聘活动成为求职者的“及时雨”。

招聘活动涵盖了春季大型现场招聘会、“周周播”线上直播带岗等形式,既有面对面交流的烟火气,也有云端求职的科技范儿。不少求职者通过直播间与主播留言互动,足不出户就锁定了心仪岗位。

呼和浩特市人社部门以“春风行动”为抓手,开年就将农民工就业提上日程,围绕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精准搭建就业桥梁。

同步开展“春暖农民工”系列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点对点”帮助农民工返岗复工。

累计举办商圈、“小专精”特色线上线下招聘活动60场、直播带岗225场,推荐用人单位8400家次,并提供就业岗位12.36万个,达成就业意向4万余人次,为农民工就业织密“保障网”。

提升技能稳就业

“原以为创业遥不可及,是政府的帮扶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郭树珍是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人,在参加了呼和浩特市丽妍职业培训学校开设的美容美发等课程后,创办了“珍妮·艺剪美”小店,不仅实现了月均收入过万元,还吸纳了2名同批培训的学员就业。

呼和浩特市聚焦“提技能”质效,扎实开展“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培训模式,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

今年以来,全市征集养老护理、电子商务等培训需求539人次,动态公布了125家培训机构和173个职业(工种),实现培训需求与岗位需要的精准对接。

年初到现在,全市共开展补贴性技能培训8000余人次,并精准对接培训机构与合作企业,将岗位需求引入校内,举办“小而精”招聘会、双选会,累计吸引200家次小微企业、1800余名求职者参加,1000余人当场达成就业意向,真正实现“求职有门、就业有路”。

劳务品牌树标杆

来自四子王旗的牛再雄是呼和浩特烧卖老字号品牌“老绥元”的一名厨师,从业10多年来,他不仅是门店的金牌厨师,还通过烧卖技能培训,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烧卖师傅。

依托“老绥元”,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专门培训计划,40名烧卖师傅走上全市烧卖门店的工作岗位,80名从业人员去往北京、上海等20个城市就业,更有4位从业人员走出国门,实现就业的同时将烧卖推向世界各地。

当前,“呼和浩特烧卖制作工”作为自治区级劳务品牌,从业规模达8000余人,其中农民工占80%以上,烧卖产业链带动近10万人实现就业增收。

记者了解到,呼和浩特市立足本地优势和特色产业,通过“产业+行业+协会+部门”模式,凝聚集群力量,分类型发掘、分领域培育劳务品牌,已选树培育各层级特色劳务品牌10个,涵盖现代农业、服务业、制造业等多个行业,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17万人以上,劳务品牌吸纳和带动就业作用明显,为广大农民工开辟了就业新路径。

未来,呼和浩特市将持续完善就业扶持政策,不断优化就业平台建设,助力农民工等重点就业群体就业,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增进民生福祉,为首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动力。

  • 农民
  • 民工
  • 培训
年来,呼和浩特市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动,通过培育特色劳务品牌、提升就业技能素质、构建多元支持格局等务实举措,服务保障农民工就业创业。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36.79万人,全市农民工就业呈现稳中有升、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供需两端齐发力 2025年伊始,呼和浩特市为期3个月的“春风行动——新春第一招”系列招聘活动成为求职者的“及时雨”。 招聘活动涵盖了春季大型现场招聘会、“周周播”线上直播带岗等形式,既有面对面交流的烟火气,也有云端求职的科技范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