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安徽合肥:社区“微”服务 绘就民生就业“幸福圈”

2025.07.24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北涝圩社区常住人口约15000人,年轻人占比约80%,就业需求大。社区党总支以“三公里”就业圈为抓手,织密就业服务网络,打造“家门口”的就业链,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让企业在社区内就能招到满意的员工。

穿针引线精准摸排,织密供需“连心网”

针对就业和用工需求存在“信息差”的难题,社区通过细化“需求台账”与“岗位清单”,建立分类匹配机制。发挥“两委”进小区办公机制优势,整合“1+2+N”多种力量,凝聚网格员、红色小管家、党员志愿者组成就业服务小分队,逐户开展“敲门行动”,详细登记辖区内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意向、技能水平和薪资期望,建立动态更新的“就业需求台账”。同时走访辖区内企业、商铺,收集用工信息,形成“岗位供给清单”50多个。通过“需求—供给”精准对接,让居民匹配到合适的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

针对有技能提升需求的居民,社区联合街道社会事务部、人社部门、职业培训机构,链接家政服务、面点制作、摄影、计算机等免费技能培训班。辖区正在求职的残疾人通过摄影、计算机技能培训,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助力他很快收到了大众公司的面试通知。

上下贯通搭建平台,畅通就业“服务链”

社区积极响应民生实事就业政策,畅通就业服务渠道,扩大就业惠民政策覆盖率,构建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的广泛宣传体系。线上依托社区微信群、物业楼栋群,每周发布“三公里”就业社区快聘小程序,涵盖现代服务、餐饮服务、财会、交通运输等近百个岗位,居民足不出户就能浏览招聘信息;同时线上共享宣传上级人社局和烟墩街道各部门等组织的招聘会信息,引导居民积极参加。线下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就业服务窗口,提供政策咨询、简历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并在生活小区出入口、单元楼梯口以及周边商场、超市等人流量大的场所张贴“三公里”就业圈海报进行宣传,结合社区青少年、妇女、老年人等公益活动,现场引导居民注册“社区快聘”平台,并指导岗位选择,在手机方寸屏幕间,助力居民找到心仪的工作。

双向发力跟踪服务,巩固民生“长效环”

社区建立“就业跟踪回访”机制,对已就业居民定期回访:电话询问工作适应情况,上门了解薪资福利落实,协助解决劳动合同签订、技能提升等实际问题。针对企业用工反馈,协助解决招聘、培训等难题,双向发力筑牢就业稳定防线。通过常态化跟踪、个性化服务,持续巩固就业成效,让居民就业更安心、发展更长远,实现“居民就业有保障、企业用工有支持”的双赢局面。

从精准摸排到技能培训,从岗位对接再到跟踪服务,北涝圩社区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让“三公里”就业圈成为居民的“幸福圈”。未来社区将继续拓展就业渠道,提升服务质量,让更多居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梦,为社区和谐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 社区
  • 服务
  • 居民
针对有技能提升需求的居民,社区联合街道社会事务部、人社部门、职业培训机构,链接家政服务、面点制作、摄影、计算机等免费技能培训班。辖区正在求职的残疾人通过摄影、计算机技能培训,拿到了职业资格证书,助力他很快收到了大众公司的面试通知。 上下贯通搭建平台,畅通就业“服务链” 社区积极响应民生实事就业政策,畅通就业服务渠道,扩大就业惠民政策覆盖率,构建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的广泛宣传体系。线上依托社区微信群、物业楼栋群,每周发布“三公里”就业社区快聘小程序,涵盖现代服务、餐饮服务、财会、交通运输等近百个岗位,居民足不出户就能浏览招聘信息;同时线上共享宣传上级人社局和烟墩街道各部门等组织的招聘会信息,引导居民积极参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