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内蒙古鄂尔多斯:创新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构筑“暖城”竞争力

2025.07.16

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聚焦人才引育、就业创业、劳动关系、政务服务等重点领域,创新举措、精准施策,全力打造“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厚植人才沃土,构筑发展新高地

深入实施“十万青年聚暖城”计划,动态发布人才需求目录,今年以来共发布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岗位需求1363个。举办“暖城之邀”系列引才活动,赴北京、东北、华东等地开展专场招聘,同步上线国聘网“暖城之邀”专区,上半年累计举办引才活动137场次,引才成效显著。优化人才服务机制,推进“人才一件事、服务一站式”服务模式。建立审核不跨日、公示发放不跨月的工作机制,提供人才政策咨询、项目申报、业务办理等一站式服务。人才补贴业务全流程智能审核,2025年上半年为1814名引进人才发放各类补贴6025.4万元。强化人才载体建设,新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全市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实现“零”的突破。

强化就业支撑,夯实民生基本盘

持续扩大就业岗位供给,挖掘企业、重大项目用工需求超2.1万个,登记求职人数达1.4万人,求人倍率1.48,劳动力市场供需保持稳定。落实“0477新市民”政策,用足用好稳岗返还、社保费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已发放各类稳岗补贴4165.82万元,减免企业失业保险费2.78亿元、工伤保险费0.56亿元。创新“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项目化培训模式,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转换培训、中国特色新型学徒制培训,已累计开展重点群体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364人次,发放各类技能提升补贴1403.95万元,进一步提升劳动者岗位适配度。推动建立“及时发现、优先服务、分类帮扶、动态管理”全方位就业帮扶机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2025年上半年,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2026人,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106人,开发就业援助岗位100个,“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清零”,就业保障网进一步织密扎牢。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770万元,为17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发放补贴资助17万元。

优化劳动关系,提升治理新效能

创新欠薪治理模式,建立“大数据赋能分析+网格化兜底排查+铁脚板穿透落实+下沉式精准指导”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完善工作预警、未诉先办、工资快付直达等工作机制,派驻“双驻双查”网格化监管人员78人,定期对在建项目工资发放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做好劳动用工服务指导,赴旗区、园区开展“开工第一课”专题宣讲和培训。举办企业劳动用工管理线上培训班,培训企业劳资人员811名。持续推进电子劳动合同系统应用,新组织签订26500份。完成286家劳务派遣企业年审和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创新推行劳动监察仲裁“一口受理”,在旗区建立“人社+法院”矛盾调解中心,在项目一线建设“农牧民工维权调解室”152个,推动欠薪治理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仲裁“三率”全部超过自治区标准。

深化服务改革,跑出政务加速度

率先在全区推出人社服务“5G视频办”,已服务群众290人次,真正实现业务办理“零跑腿”。积极推动人社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拓展“根数据库”和“一表通”等人社服务场景应用。办好接诉即办,强化源头治理,提升办理质效,2025年上半年,社会保障类诉求同比下降52.38%,劳动纠纷类诉求同比下降24.87%。同时,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现场宣讲等多种形式,常态化开展人社政策宣传解读,进一步提升了人社政策覆盖度和知晓度。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鄂尔多斯市将持续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需求,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让“暖城”服务更有温度、更具吸引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 服务
  • 创新
  • 暖城
  • 发放
  • 补贴
年以来,鄂尔多斯市聚焦人才引育、就业创业、劳动关系、政务服务等重点领域,创新举措、精准施策,全力打造“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厚植人才沃土,构筑发展新高地 深入实施“十万青年聚暖城”计划,动态发布人才需求目录,今年以来共发布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岗位需求1363个。举办“暖城之邀”系列引才活动,赴北京、东北、华东等地开展专场招聘,同步上线国聘网“暖城之邀”专区,上半年累计举办引才活动137场次,引才成效显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