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促进青年就业的探索中,太原市以“实训+”模式构建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这一创新经验近日在全国求职能力实训工作交流会上作为典型案例引发关注。依据此模式,太原市通过机制创新、师资培育、课程升级、就业联动的“四维模型”,实现了培训就业率与用人单位满意率均达到90%的目标,为当下青年就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系统解决方案。
顶层设计,构建多维度就业服务生态体系。自去年3月全国推进青年求职能力实训工作以来,太原市将实训工作纳入年度就业重点任务,出台求职能力实训项目试点工作方案,并将任务分解至10个县(市、区)。截至目前,该市累计开设15个实训班次,培训学员近600人,精准覆盖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青年、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重点群体。
硬核师资,锻造专业化职业指导团队。太原市通过“培训师领学+讲师跟学+实战研学”模式,构建起多层次师资培养体系。目前已组建包含两名国家级培训师在内的35人骨干讲师团,通过“开班前预热学习—开班中随堂总结—开班后复盘提升”的全周期培养机制,实现讲师授课能力与业务素质双提升。
沉浸式课堂,创新场景化求职能力培育模式。基于对青年就业需求与市场岗位的深度调研,太原市构建了“职业生涯规划—求职认知—求职实战—职业素养—职场礼仪”“五位一体”课程体系,并针对不同群体实施“靶向教学”。教学中融合了互动研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模拟面试、企业参访等多元形式。此外,在服务机制上,太原市建立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招募阶段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精准筛选学员;培训前通过面试法与资料分析法完成个性化需求诊断;培训中配备专职班主任与就业指导师全程跟踪;结训后开展6个月就业跟踪服务,通过电话回访、岗位推荐等方式持续赋能。
就业直通车,打通“培训—就业”全链条服务通道。太原市创新搭建“实训学员—用人单位”精准对接平台,通过“常态化招聘+专场双选会+校企深度合作”组合拳,构建“学中做、做中学”的实战化就业路径。招聘会前,依据学员专业背景与就业意向筛选优质企业,开展预对接洽谈;招聘现场,讲师团队提供简历优化、面试技巧等即时指导;同时建立“校政企行”四方合作机制,要求实训机构提前建立企业库,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课程共建与实训实习合作,实现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