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亳州市持续巩固拓展“家门口”就业服务成果,切实解决劳动者求职、企业用工难题。截至6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9万人,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聚焦机制创新提效能。在各村(社区)设置“一台一表一专栏”(就业服务台、岗位推荐登记表、企业招工宣传栏),将就业服务台打造成为群众咨询政策的暖心窗口,把岗位推荐登记表作为实现人岗精准匹配的重要途径,让企业招工宣传栏成为发布岗位政策的线下阵地。通过“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模式,打造“三公里”就业圈信息平台,把就业工作做到社区,就业帮扶做到社区,就业评价做到社区。对辖区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开展上门式“一对一”服务。全市已累计通过各村(社区)发布1088家企业岗位需求28950个。“三公里”就业圈信息平台入驻企业1.66万家,在招岗位6361个,登记注册19.56万人,实现就业1.18万人。
聚焦供需对接强保障。搭建线上线下招聘平台,多形式开展“2+N”招聘活动。线上在亳州人社公众号发布3期亳州市人才需求目录,累计推介本科及以上岗位396个,专科及以上岗位2874个,普通岗位13425个。线下深入推进“三级三方服务千企”等活动,累计为67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需求3885人。在不同时间节点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系列招聘活动,在各乡镇开展“招聘进镇村”活动,在高校开展“就业进校园”活动,持续开展“千场万企招聘汇”“千企万岗高校行”活动,组织举办退役军人、残疾人、妇女等群体专场招聘会,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招聘会517场次,累计服务企业7759家次。
聚焦精准施策兜底线。针对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开展摸排、帮扶,不断加大公益性岗位、青年就业见习岗位的开发、安置力度。构建“企业扩岗激励-见习缓冲过渡-困难群体托底”的就业保障体系,同步推进岗位开发与精准帮扶。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残疾等困难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为到小微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就业补贴。截至5月底,全市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8009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87人;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岗位2824个,发放补贴1215.12万元;为121名到小微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就业补贴36.3万元;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3729人1224.39万元。
聚焦创新创业激活力。亳州市深入推进“创业亳州”行动,持续推进双创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青年创业园等平台建设。常态化举办“亳州市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周六创业课等主题活动,为重点群体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截至5月底,全市共举办多层次创业培训活动452场,参与人员1.34万人次。支持脱贫人口、监测对象、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创业8709人次。持续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力度,免除新发放10万元以下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反担保要求。截至5月底,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0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