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人社局聚焦创业融资难题,积极畅通创业融资渠道,坚持把创业担保贷款作为推动创业、扩大就业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全州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67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2112人,新增返乡创业3154人,带动就业8163人。
聚焦三个重点,改革创业贷款机制
一是深化三方联动,保障创贷运行畅通。建立“政府牵头+第三方担保公司承保+银行快速审批”联动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创业担保贷款联席会议,系统分析贷款发放过程中的瓶颈问题,通过优化协作模式、强化信息共享等举措,有效破除创业担保贷款业务链条中的梗阻环节,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和信息互通,打通运行堵点,保障创业担保贷款健康有序运行。二是细化配套举措,提升惠民服务质效。通过提高贷款额度、放宽准入条件、下调利率水平等措施优化服务,实行“见贷即保”工作机制,担保方式更加普惠、高效,切实解决创业者融资难题,将免除反担保适用范围扩展至30万元以下贷款项目。三是改革担保方式,保障担保基金安全。创新担保基金管理模式,引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委托专业担保机构运营,进一步降低担保基金风险。
推进“三化”经办服务,创新贷款服务模式
一是银行合作多元化。放宽合作银行准入门槛,立足山区实际,将邮政储蓄、农商行等乡村网点优势银行,与工行、建行等城镇服务优势银行同步纳入合作范围,实现城乡创业者“家门口办贷”。探索公开竞价方式,降低银行协议利率,直接为创业者减轻利息负担。二是贷款流程电子化。建成推广“恩施州创业担保贷”微信小程序,实现创业担保贷款资格预审、材料提交、银行放款全程“指尖办”,截至目前,全州线上平台申请量近4万笔。三是“政策找人”主动化。积极与市场监管部门对接,按季度动态更新市场主体信息,通过大数据比对分析,筛选潜在符合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的服务对象,通过短信推送+银行专员上门一对一指导的“双通道”服务模式,主动对接创业者,由“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政策触达效率显著提升。
开展三项“贷后”管理,提升创业贷款绩效
一是全程跟踪贷款企业经营状况。依托市场监管部门数据,动态掌握贷款企业的经营动态、股权变更及注册信息变动等情况,对出现经营异常或贷款人注册信息变更的企业,及时发布预警和调查处理。二是组织导师团队开展创业指导。聘请州内外知名创业导师、知名企业家、投融资专家等加入创业导师库,开展“创业训练营”活动,为初创企业提供定制化指导服务。三是健全逾期风险防控体系。支持放贷银行建立“定期回访+月度提醒”的贷后管理机制,对逾期贷款实行“一案一策”分类处置,通过法律诉讼、资产保全等组合手段提升追偿效能,确保贷款“用得好、收得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