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安徽池州:“123”工作法绘就调解仲裁服务新蓝图

2025.01.08

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人社局积极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运用“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在劳动纠纷多发的工程建设等领域设立“六尺巷农民工维权驿站”,解决农民工欠薪等权益保障难题。目前,已建成“六尺巷农民工维权驿站”209个,基本实现县、区全覆盖。

驿站定位聚焦“治未病”、注重源头治理。坚持多元解纷,整合人社、法院、公安、检察院、司法局、住建局、总工会等10余家部门行政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推动“行政执法+劳动仲裁+司法调解”劳动纠纷调处机制,打造劳动纠纷调处一站式调处平台。积极争取吸纳工伤咨询等普法宣讲、法律援助工作等多种职能,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一体化,提升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法律意识。2024年以来,已受理解决欠薪等劳动纠纷323件,涉及(追回)金额达562.53万元。

平台建设突出“方便可及”、推广线上模式。在标准化建设实体站点基础上,创新打造“一图”“一码”模式,推动维权服务更加便利。广泛采集全市农民工维权中心、六尺巷农民工维权驿站的位置信息和实景图片,绘制全省首张农民工维权电子“安薪地图”。同时,设计开发“宜安薪”维权二维码,在全市建筑工地大力推广,结合“宜调六尺巷”人工智能小程序,开启讨薪调处线上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共张贴纸质维权二维码约2万余枚,1100余名农民工使用电子“安薪地图”现场反映欠薪问题,通过线上方式受理各类劳动纠纷256起,实现“码”上办理、马上见效。

工作模式注重深度应用、服务“平台经济”。市人社局协调市场监管、法院、检察院、总工会和司法局等行政和司法资源,指导太湖县成立全省首家“六尺巷网约配送员维权驿站”暨“网约配送员劳资纠纷调解中心”,探索将“六尺巷调解工作法”运用在“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领域。截至8月,已调处解决20余起劳资争议,调处结果得到新业态劳动者和平台代理企业的一致认可。

下一步,安庆市人社局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进一步擦亮“六尺巷”中华传统文化品牌、特色调解品牌。

  • 工作
  • 调解
  • 服务
  • 安徽
  • 农民
截至目前,全市共张贴纸质维权二维码约2万余枚,1100余名农民工使用电子“安薪地图”现场反映欠薪问题,通过线上方式受理各类劳动纠纷256起,实现“码”上办理、马上见效。 工作模式注重深度应用、服务“平台经济”。市人社局协调市场监管、法院、检察院、总工会和司法局等行政和司法资源,指导太湖县成立全省首家“六尺巷网约配送员维权驿站”暨“网约配送员劳资纠纷调解中心”,探索将“六尺巷调解工作法”运用在“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领域。截至8月,已调处解决20余起劳资争议,调处结果得到新业态劳动者和平台代理企业的一致认可。 下一步,安庆市人社局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进一步擦亮“六尺巷”中华传统文化品牌、特色调解品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