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甘州区人社局组织开展全区欠薪隐患排查化解大起底活动。此次活动由人社、住建、交通、公安等根治欠薪成员单位密切协同,按照“事前有预防、事中有监控、事发快反应”的要求,强化责任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做好预防和解决农民工工资工作。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妥善处理与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的矛盾纠纷,加强政府投资工程项目资金监管,从源头预防因拖欠工程款导致欠薪问题。紧盯重点行业欠薪问题和欠薪隐患,全面加快“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等其他渠道接受欠薪举报投诉的分类核实处置。
活动重点围绕畅通农民工工资维权渠道、交办督办重大欠薪案件、协同处置重点欠薪案件等方面进行,分阶段、分批次进行专项整治。通过严格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及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落细,全面推进根治欠薪法治化、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网格化“五化”建设,加大欠薪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奔着问题去、抓住关键点、盯着矛盾治,动真碰硬整改问题,扭住不放突破难点,确保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工资,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开创根治欠薪工作新局面。通过“四转变”全面推进劳动保障监察,提升工作实效,树立人社服务良好形象。
变劳动监察被动应对为主动常态化监控。深入金硕铂悦府、学府家园住宅小区等26个在建项目,对“标准化项目部建设”“五项制度”的落实情况逐项对照检查,查漏补缺,逐一完善,从源头上防止用人单位拖欠和克扣员工工资。
变程序执法为文明执法。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关注民生,柔性为主,刚柔相济”的理念,对违规企业及时发出监察建议,做到既严格遵守劳动保障监察各项程序和要求,又有效维护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利益。
变事后监察为事前预防。摈弃以前有投诉才监察的做法,主动深入用人单位工作场所,采取张贴标语、散发传单、举办讲座等方式,积极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并通过进现场、见工人、查资料等措施,认真倾听用人单位和工人意见、建议,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变过去“出事找监察”为现在“事前问监察”。
变被动等案为主动办案。积极转变办案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在举报电话、信息通报、线索移送、优先办理、上门反馈等方面建立“绿色通道”,提供程序保障,由被动“坐等送案”转变为主动“上门问案”;对农民工讨薪投诉案件,实行“零容忍”,坚持一查到底,处理到位,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月足额发放到位。
通过进企业,“面对面”宣传,入工地,“零距离”服务,接热线,让百姓 “少跑腿”的服务理念。截至目前共办理各类欠薪案件1802件,涉及近2569名农民工工资近1518.5万元,此次活动以来,新化解各类欠薪案件176件,涉及529名农民工工资近802.53万元。共发放宣传单600余份,进一步增强了农民工的法治意识,宣传引导农民工通过合理渠道反映合理诉求,依法、理性维护自身利益,在全区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自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开通以来,劳动者无论在何时何地通过手机可以投诉或反映劳动者权益方面的问题,做到“一点投诉举报,全省联动受理”,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目标。
下一步,甘州区将全面推进标准化项目建设,加强重点行业治理,强化源头预防,提高监察执法的频次,部门联动配合,完善欠薪预警监测体系和常态化治理工作机制,继续采取线上排查、拉网式排查、重点排查等方式,持续对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开展排查整治。对“陇明公”信息平台出现的政府、国企项目欠薪预警信息及时跟踪处置,确保规定时限内解决问题,消除隐患。对全国、全省欠薪线索反映平台等多渠道接收的欠薪问题,分门别类,靶向施策,做到快办快结。对部分重点疑难欠薪案件严格实行领导包案负责制,成立工作专班,实行“一企一策” “一案一策”,有序推动问题化解,避免信访诉求通过网络舆情传播,坚决守牢不因欠薪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极端事件和重大舆情底线,进一步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提质增效。(甘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邹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