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青海西宁:让“星星的孩子”无忧成长——孤独症群体辅助性就业基地见闻

2024.04.03

新华社西宁4月2日电(记者张子琪)“孩子们加油,还有几十个纸盒我们就完工了!”在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嫩芽醇夏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负责人王静和10名心智障碍患者一起拼装抽纸盒,“这批订单我们大约用了一个月,收入虽然不高,但能为孤独症孩子提供就业机会。”王静说。

18岁的轩轩(化名)是就业基地的一员。去年,他用在基地工作的收入给家人买了一小束玫瑰花。轩轩的家长告诉记者,孩子对金钱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但他知道这是自己的劳动所得。

孤独症患儿常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多表现出社交障碍、交流障碍、刻板与重复行为等,部分孩子还伴有精神发育迟滞,需要采取教育干预、行为矫正等。十多年前,大学刚毕业的王静,在青海成立“彩虹塔”心智障碍儿童服务中心,专门为有需要的儿童提供特殊教育、康复训练,帮助他们积极融入社会、健康生活。

目前“彩虹塔”有40多名孤独症儿童,机构根据孩子个体差异设计课程,因材施教。王静介绍,多数孤独症孩子需要从培养静坐能力、追声追物能力、模仿能力等方面学起,情况好的孩子可以边上幼儿园边在机构进行个训,也有些孩子从小送到这里,一直到成年。

这几年,第一批来机构的孩子们陆续成年,他们将如何在社会就业生存,成了王静最担心的事。“很多家长担心孩子成年后的就业安置问题,其实我比家长还着急。”王静说。

心智障碍人群就业率低,就业难度大。近年来,青海省残疾人联合会不断完善细化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规范化建设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集中就业基地和辅助性就业基地。2021年,王静在当地残联等部门支持下,成立嫩芽醇夏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为那些符合年龄、有就业意愿的心智障碍者提供就业安置场所。“通过党建引领,机构与多家联点单位达成合作协议,承担手工艺品制作、纸盒包装等简单加工。下一步我们打算成立自己的品牌,主推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手工制品等,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的平台。”王静说。

2024040376aebb99018147b389610a8021d3d60f_2024040324548fbb9a954b9899d64d625eba862b

在青海省西宁市星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智爱工作坊”辅助性就业基地,陈志芳(左)与员工交流。新华社记者 张子琪 摄

在青海省西宁市星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陈志芳也为心智障碍残疾人设立辅助性就业基地——“智爱工作坊”,主要承接公文包、帆布包、手工艺品制作等,并为他们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对孤独症等心智障碍群体来说,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很重要,一定不要失去对生活的希望。”陈志芳说,在家庭、康复机构、社会的帮助下,孩子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和特殊教育,可以培养一定的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当他们走上社会后,就会获得更多机会。

青海省残疾人联合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保障残疾群体就业权利,各级残联支持兴办辅助性就业机构。截至目前,青海共有2000多家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超过5000人次,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残疾人就业正在稳步推进。

  • 基地
  • 辅助性
  • 孤独症
  • 孩子
在青海省西宁市星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智爱工作坊”辅助性就业基地,陈志芳(左)与员工交流。新华社记者 张子琪 摄 在青海省西宁市星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陈志芳也为心智障碍残疾人设立辅助性就业基地——“智爱工作坊”,主要承接公文包、帆布包、手工艺品制作等,并为他们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对孤独症等心智障碍群体来说,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很重要,一定不要失去对生活的希望。”陈志芳说,在家庭、康复机构、社会的帮助下,孩子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和特殊教育,可以培养一定的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当他们走上社会后,就会获得更多机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