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省武威市仲裁院成立了“劳动仲裁+劳动监察+人民调解+法律援助+仲裁审查+司法确认”一站式调处平台——“慧”调解工作室,打造了“仲裁+慧调解+”模式,蹚出了一条快速高效解决劳动人事争议的新路子。
创新服务模式,合力构建权益保障网
打造“仲裁+慧调解+法院”模式。与凉州区人民法院建立“慧调解+司法确认”劳动人事争议诉调对接工作机制,打通了为民办实事“最后一公里”;入驻武威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了一套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联动、协调高效的“慧调解+法院”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机制,促成了劳动纠纷的快速化解。打造“仲裁+慧调解+高校”模式。武威市仲裁院与兰州理工大学法学院共建“社会治理法治教学与研究实践基地”,实现仲裁员培训和法律专业实习生培育资源互动互享互培;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签约共建“天马计划”人才孵化基地,全面提高仲裁调解队伍建设。打造“仲裁+慧调解+部门”模式。与武威市司法局共建“人社+司法”慧法援工作室,打造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联动处置机制,安排专人入驻开展法律服务工作;与武威市总工会共建“人社+工会”慧协商工作室,做好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工作,通过多部门联动合作,全方位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创新服务举措,打造专业化仲裁队伍
扩大仲裁服务范围。持续开展“送法进工地”“送法进企业”“送法进乡村”活动;建立“集中咨询日”“庭审开放日”长效机制,深入招聘会、街道等开展集中宣传咨询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把脉式”法律体检,助力企业和劳动者增强法律意识,有效预防用工风险。推进“互联网+调解仲裁”服务。大力推行“仲裁掌上办”、“互联网+调解”服务平台,为当事人提供调解线上申请、相关法律政策和案件处理进展查询等服务,实现劳动人事争议调解“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加强仲裁员、调解员队伍建设。定期开展“法律学堂”专题学习会,仲裁员调解员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工作,提高仲裁员法律法规理论水平和办案质效;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兼职仲裁员、调解员,聘任法学专家、律师等专业力量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打造劳动人事争议专家库,推动全市仲裁调解专业化力量不断提升。构建基层调解组织。组织开展“百家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加强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联动,在全市125个乡镇、街道设立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组建204名调解员组成的专业团队,快速高效调解劳动人事争议。
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群众满意度
创新工作方法。打造“五步调解法”,即“连续式”“借力式”“互助式”“冷却式”“递进式”调解,推行“456”标准化服务模式,缩短解决纠纷的时间,减轻劳动者诉累。提升服务规范化水平。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为载体,建立一套联处工作机制,制定了《慧调解调解员工作职责》《慧调解调解工作程序》等制度,编撰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156个问题》,为解决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提供理论保障,全面提升办案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