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快速转动,灵活的双手上下飞舞,一块块布料即刻间就被加工成了指定的形状……在宝嘉创业制衣厂(云浮)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刘姐正在专心地工作。她是云城区南盛镇人,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后来进入宝嘉创业制衣厂(云浮)有限公司,现月收入近4000元,这份稳定的工作让她摆脱了贫困,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民生连着民心,解决好就业问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
近年来,云浮市人社局聚焦就业困难人员、脱贫劳动力等困难群众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擦亮重点群体稳就业幸福底色。
认定乡村就业车间,精准帮扶脱贫劳动力
像刘姐这样在扶贫车间稳定就业而实现脱贫致富的,在云浮还有很多。
2018年以来,云浮市着力推动就业扶贫车间建设,从政策上引导和鼓励各类经济实体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连续三年出台“促进就业九条”1.0、2.0、3.0版本。
认定为就业扶贫车间的,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补; 认定为乡村就业车间的,给予5万元的一次性奖补; 被评定为省级示范性就业扶贫基地的,省给予30万元一次性奖补。 目前,云浮市共有乡村就业车间(或就业扶贫车间)13家,其中4家为省级示范性就业扶贫基地,吸纳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366人。 与此同时,市县两级人社部门还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鼓励先脱贫致富带动后脱贫,通过产业引进、政策扶持,大力支持脱贫劳动力成立专业合作社。 在云浮市人社局挂钩帮扶单位——罗定市生江镇,脱贫户吴树荣就在各级政府支持下成立了“罗定市广泉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周边群众及脱贫户150余人开展辣椒种植实现增收致富。 在省、市大力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背景下,各镇政府因地制宜积极引进“镇级工厂”,支持居家就业,带动本地群众尤其是脱贫劳动力就近就业。据统计,仅生江镇辖区内的工厂企业就为当地村民提供工作岗位达600多个。 目前,云浮全市有劳动能力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实现就业33412人,稳定就业33273人,就业稳定率达99.58%。
组建就业服务专员队伍,精准供需对接
企业需要招用劳动力,也想尽一份社会责任,劳动者尤其是困难群众有就业的需求,如何让两者实现高效对接,一直是人社部门不断改进工作方式的方向。
今年,云浮市县两级人社部门组建就业服务专员队伍近100人,通过上门专访、开设服务专窗、开通就业服务专线、组织招聘培训专场等举措,“一对一”联系企业和劳动者,实时掌握企业招聘需求,电话联系就业困难人员和登记失业人员,了解其求职需求和意愿,并推送岗位信息。
“今年1-4月,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19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98人,分别同比增长22.33%、55.29%。”云浮市就业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道。
开发公益性岗位,精准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为进一步帮助困难群体就业,云浮市人社局以民生工程为指引,鼓励支持各企业、单位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吸纳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云安区石城镇留洞村委的叶伙带是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家中还有老人和小孩要照顾,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
2022年,石城镇政府深挖公益性岗位资源,开发了14个保安、保洁、保绿等兜底安置类公益性岗位,就业帮扶工作人员想到了叶伙带,向她详细介绍了公益性岗位政策,将其安置在村委从事保洁工作。这样既能保障基本生活,又可以每天接送孩子,解决了一家人的后顾之忧。
据统计,2019年至2022年,云浮市开发公益性岗位1316个,今年已下达岗位开发任务450个。2019年以来,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571.27万元,4306人次受惠。
鼓励企业吸纳和灵活就业,精准落实就业补贴
从政策制定上引导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和脱贫人口就业,鼓励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也是人社部门的一个重要举措。
云浮市“促进就业九条”3.0版规定:
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或脱贫人口,符合条件的可以享受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和一般性岗位补贴; 就业困难人员实现灵活就业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灵活就业社保补贴; 用人单位招用脱贫人口,符合条件的,吸纳一人即给予5000元的吸纳脱贫人口就业补贴。 家住云城区的梁姨就是补贴享受者之一,她是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平常接一些做饭、搞卫生的散活,去年申领了9个月的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共4140元。 据统计,去年以来,云浮市共发放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一般性岗位补贴和吸纳脱贫人口就业补贴2661.31万元,7933人次受惠。
增强就业能力,精准开展技能培训
缺乏一技之长是困难群体难以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云浮人社部门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重点产业发展,紧扣电子商务、育婴、养老等紧缺职业工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将培训班开到群众家门口,进一步扩大培训覆盖面,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去年以来,全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6693人次。
云城区的赵女士于2019年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并获得中式面点师初级证。有了技能就有了干事创业的底气,“现在我自己做包点卖,一个月也能有差不多2000元的收入”她表示还会继续参加技能培训,争取进一步提高面点制作水平。
与此同时,人社部门还鼓励企业对在职职工开展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技能等级认定,进一步提升工人职业技能水平,目前全市共有43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去年以来,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706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