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空间少、创业成本高,众多青年大学生创业群体对落户寸土寸金的黄浦望而却步。
近日,黄浦区在全市推出“黄浦创卡”,通过深度挖掘区内14家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的场地资源,为优秀青年和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的办公工位及各项创业孵化服务。
001号“黄浦创卡”发出,优秀人才创业走好第一步
“黄浦创卡”分为红、橙、绿、蓝四类,覆盖长三角范围内重点创业人群。其中,红色“创卡”面向黄浦区户籍在校或毕业两年内的大学生创业者,橙色“创卡”面向本市院校在读或毕业两年内的大学生创业者。
红色、橙色“创卡”享受待遇相同,原则上可使用最长6个月的低成本固定工位,对于部分高成长性的创业项目,经评估后可视情况再延长最多6个月;项目孵化后若选择落地黄浦,区人社部门将优先对接相关创业扶持政策和创业资源。
绿色“创卡”覆盖范围最广,只要在黄浦区人社部门主办或联办的长三角创新创业项目评选中获奖,创业者们就可以提出申请。获得此卡之后,无论创业在何处,都可在指定的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累计享受最多30天的免费移动工位,还能免费参加基地的各类创业主题活动。
蓝色“创卡”面向其他准备在黄浦区创业的创业者及其团队,通过扫描卡面二维码,了解各创业示范基地的场地信息、孵化功能和孵化特色等。
任珍儿是上海大学大四在读学生,她的创业项目“艺展+”不仅在“燃创黄浦”创业新秀新苗评选活动中获得了决赛入围的好成绩,也让她拿到了黄浦区在全市范围内推出的001号“黄浦创卡”。“‘艺展+’能够落地在寸土寸金、而且是文创高地的黄浦区,是我们之前想也不敢想的事!”任珍儿欣喜地说道。
任珍儿的“艺展+”创业项目起始于大一期间,过去三年多,以美育为主线、通过沉浸式工作坊等活动形式展开,目前已经收获不少青年艺术家和大众的好评。但临近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每每思及在哪儿办公、费用何来,都让团队成员头疼不已。
“极社空间”是黄浦区14家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之一,地处延安东路175号旺角广场3楼,属于繁华热闹的外滩商圈。由于“艺展+”在“燃创黄浦”大赛中的出色表现,“极社空间”已经决定为任珍儿和她的团队落实工位支持,并为“艺展+”提供全方位创业孵化服务。任珍儿表示,“这样的地理位置和办公环境,成本又几乎为零,解了像我这样的大学生创业者的燃眉之急!”
“创业担保贷”联名款,助力小微企业顺利融资
近日,黄浦区人社部门在创业担保贷款方面推出新举措,通过与党建共建单位——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联动,推出“创业担保贷”联名款,将创业担保贷款服务功能窗口前移至银行营业网点,以帮助更多需要扩大经营规模的小微企业顺利融资。
黄浦“创业担保贷”联名款推出后,在中国银行上海市黄浦支行和交通银行上海西藏南路支行的大厅里,办事人员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份“黄浦区创业担保贷”的宣传折页,落款为两家银行和“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
“将贷款政策延伸到银行网点窗口的服务举措,此次扩点助创,将进一步方便创业企业、优化黄浦营商环境。”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黄浦创业担保贷”联名款并不是简单地把宣传折页放进银行大厅的柜台上,而是包含了多项新尝试。黄浦区人社部门与两家银行携手之后,有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将得到更快捷、更便利、“打包式”的贷款服务。
银行工作人员发现符合政策要求的小微企业之后,会主动介绍并且帮助企业申请“黄浦创业担保贷款”;黄浦区就促中心相关工作人员排摸出有资金需求、完全符合或大多数符合申请条件的小微企业后,会主动与企业和银行取得联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指导企业准备贷款申请相关材料。
黄浦区就促中心在走进园区、楼宇开展创业相关服务时,将会邀请两家银行的工作人员以及在贷款评估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财务咨询公司同行,一站式为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的创业者或者小微企业提供贷前指导,帮助企业完善贷款计划书,提升创业担保贷款的成功率。
与此同时,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也有了新变化。相关工作人员已经从原有的申请条件中筛选出11项必要条件和2项辅助条件,以自评表的形式帮助申请者迅速了解自己哪些方面还不符合政策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据悉,此次联名政策宣传折页已经覆盖区域内所有社区、园区及相关银行的一线网点窗口。今年以来,截至10月底,黄浦区就促中心已经为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笔,贷款金额23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