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要咨询,找老明”——记湖北省汉川市劳动保障监察局局长明秀武

2019.04.15

“明局长,我做工的老板跑了,我们几十人的工钱该找谁要?”

“老明,我单位一个职工下班后在菜场买菜被车撞了,找不到肇事司机,这该怎么处理?”

近日,湖北省汉川市劳动保障监察局局长明秀武连接了两个求助电话。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他耐心回答,“专家”式的解答让求助者心服口服,肃然起敬。

法律法规的义务宣讲者

在汉川,明秀武有好几个专业称呼: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的“活字典”“劳动专家”、劳动法“权威”。这源于他十几年如一日在劳动监察工作中钻研业务。

1992年,一向刻苦的明秀武通过了国家律师资格考试,取得了执业律师资格;1998年,他拿到了法律专业的本科文凭;2002年,进入汉川市劳动保障监察局时,明秀武已当了十年律师。

对劳动法律法规,明秀武如数家珍。他参加过国务院组织的深圳市富士康事件调研,获得过孝感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案卷评比第一名……正因如此,他被群众誉为“专家型”监察员。

“要咨询劳动政策,找老明准没错!”这成了汉川市农民工的一句口头禅。

不仅能说,明秀武更能“写”。走进明秀武的办公室,可以看到他的书柜里堆满了各类劳动法律书籍和文件。办公桌上,他亲手编撰的《汉川市农民工工资支付法律法规政策汇编》《汉川市建设项目欠款纠纷典型案例法院判决汇编》等书整齐排列。这些书,有的已翻印多次,成为监察员和人社系统干部职工的必备读物。

劳动纠纷的先行者

近几年来,人社部不断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重拳打击恶意欠薪行为,但仍有部分老板无视法律法规,在工程领域非法转包、分包、层层转包等,致使部分农民工不能按时拿到工资。对此,苦苦思索的明秀武认为,平时不发工资、年底一次性结算的旧模式必须改变。

于是,在兄弟县(市、区)还在犹豫观望时,他带头全面推行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四项制度”,即保证金制度、专户制度、实名制度和银行代发工资制度。为推行“四项制度”,他找政府领导汇报,提议成立联席会议办公室,定期召开农民工联席会议,找水利、建设、交通等部门协调。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四项制度”在汉川大地生根发芽,欠薪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除了制度建设,明秀武在每一工地开工前,都带着监察员前往实地检查,并提前收集大小包工头与建筑单位签订的劳务分包合同和职工花名册。谁是包工头?谁是做事的农民工?谁讨要的是工资?谁讨要的是工程款?明秀武心知肚明,丝毫不爽。他常说,作为一名监察员,不仅要会说,能协调处理劳动纠纷,更要能干和巧干。

前不久,包工头周某带着50多人到汉川市劳动保障监察局反映情况,称他们在金鼓城产业园项目部负责建筑施工,被拖欠152万元工资,如果劳动监察局不解决问题就去上访。

经过调查,明秀武发现,问题源于承建方扣押了施工方的工程款,导致拿不到钱的包工头鼓动农民工上访讨薪。由于事前工作做得充分,明秀武立即通知业主单位从预付工程款中拿出40多万元支付农民工工资。处理速度大大出乎包工头的意料。这一难题成功破解后,金鼓城产业园项目再没有一个包工头敢“绑架”农民工讨薪。近几年,汉川市年年实现“三无”目标,即无因欠薪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无因欠薪引发的农民工赴省或进京上访事件,无因欠薪引发的极端事件。

因人施策的执法者

每次去企业为农民工讨薪前,明秀武总有一个习惯:查阅法律法规政策,制订说服欠薪老板的方案,把涉及问题处理用得上的法律法规文件一一打印出来,备齐带在身上。“我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宣传法律,另一方面也是防止一些不讲道理的老板钻法律的空子。”明秀武说。

2018年7月9日,外地农民工小尹走进汉川市劳动保障监察局,说在工地干了一个多月没拿到工钱。原来,小尹在汉川一个房地产项目搭钢架,做一天300元工钱,可是包工头张某因亏本而无钱支付,9000多元工资无法兑现。明秀武赶往工地,遇到了盛气凌人的总承包商负责人。“明局长,工资不该我支付,谁找他干活,他就找谁要钱。并且,我的工程款已严格按照合同支付到位。”负责人说。

“你是用工主体,你把工程分包给没有用工资格的个人,属于非法转包、分包,按照法律规定应该承担连带责任。”明秀武边说边把随身携带的法律文本递给对方。

面对一是一、二是二的法律条文,总承包商负责人深知理亏,最后心服口服地支付了9000多元工钱。

每当遇到棘手问题,明秀武总是先整理思路,然后设计出方案,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尤其是遇到老板“狡辩”时就见招拆招。明秀武已然成了“难缠”欠薪老板的克星。汉川市劳动保障监察局连续十多年被湖北省人社厅表彰为全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先进单位,明秀武个人也连续十多年被评为全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先进个人,几乎年年被汉川市评为“特等劳模”。

  • 劳动保障监察
明局长,我做工的老板跑了,我们几十人的工钱该找谁要?” “老明,我单位一个职工下班后在菜场买菜被车撞了,找不到肇事司机,这该怎么处理?” 近日,湖北省汉川市劳动保障监察局局长明秀武连接了两个求助电话。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他耐心回答,“专家”式的解答让求助者心服口服,肃然起敬。 法律法规的义务宣讲者 在汉川,明秀武有好几个专业称呼: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的“活字典”“劳动专家”、劳动法“权威”。这源于他十几年如一日在劳动监察工作中钻研业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