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

2018二十国集团创业圆桌对话在厦举行

2018.11.19

摘要: 11月15日-16日,二十国集团创业研究中心主办,以“高质量创业服务,推动创新、就业和经济增长”为主题的G20创业圆桌对话会在厦门清华海峡研究院举行。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议集中讨论了创业服务、创业培训和社会保障等议题,正式发布了第一份《二十国集团创业服务报告》。G20成员劳工部门和研究机构、有关国家驻华使馆、国际劳工组织、经合组织及国内有关单位代表共约80人参加了会议。

清华大学二十国集团创业研究中心是为落实G20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和G20劳工就业部长会议宣言,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清华大学共同成立,为中国开展G20经济体创业研究发挥引领作用,为G20成员实施创业行动计划提供了思想、信息交流和技术支撑的良好平台。


期间,由二十国集团创业研究中心和启迪创新研究院联合完成的2017/2018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发布会在厦门市清华海峡研究院举行。清华经管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二十国集团创业研究中心主任高建发布了报告。

全球创业观察(GEM)2017/2018中国报告是2002年以来发布的第15份年度中国报告。该报告基于过去十五年的年度调查数据,从中国创业活动的结构特征、质量、环境和区域差异等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创业活动15年来的变化与发展,主要研究观察如下:

一、 中国创业活动的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

中国创业者中最为活跃的群体是25-34岁的青年。创业动机以机会型为主,大部分创业者选择在以批发或零售为主的客户服务业创业,具有高附加值的商业服务业创业比例低。

具体来看,中国超过30%的创业者为25-34岁的青年,18-34岁的群体约占创业者总数的一半。创业动机分为生存型和机会型两类,平均来看,中国创业活动中机会型动机占到总体的60%以上,并持续提高。以批发或零售为主的客户服务业是中国创业者选择创业的主要领域,超过60%的创业者在该行业创业,其次为制造和运输业。

2002-2017年的15年中,中国低学历创业者比例逐步下降,高学历创业者比例有所提高,收入高的人群创业增多。虽然中国创业失败的比例呈现出下降趋势,但创业者对自己创业能力的认可程度有所下降,恐惧失败的比例逐步提高。

具体来看,中国创业者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创业者比例从2003年的14.2%逐步下降到2017年的6.3%。创业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创业动机显著相关,2017年未受过正式教育或受教育程度为小学的创业者中,仅25%的创业动机是机会型创业,而这一比例在本科及以上学历创业者中为81.8%。2002年,仅25.5%的收入高的人群参与创业,而2017年,收入高人群创业的比例是30.5%。

中国终止创业(过去一年内将企业关闭)的比例也呈现下降的趋势,2003年终止创业的比例为8%,而2017年这一比例约为2%。同时,中国创业者认为自己具备创业能力的比例有所下降,从2002年的37%下降到2017年的28%,但是,对创业失败的恐惧比例有所上升,从2002年的25%上升到2017年的41%。导致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成功创业所要求创业者的能力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

二、 中国创业活动的质量

2002-2017年的15年中,中国创业活动的质量在提高,但与G20经济体中的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

创业质量包括创业企业的创新能力、成长性和国际化程度。创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与企业产品的新颖性和新市场开拓有关。在我国,2006年顾客认为创业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是新颖的且企业在市场上没有或只有较少竞争对手的比例仅为7%,2017年这一比例增长到27%。高技术创业比例相对更低为3%。虽然中国创业企业的创新能力有提高,但无论是创新能力还是高技术创业比例,与 G20经济体中的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落后,也低于G20平均水平。

2006年,中国有超过40%的新创企业提供能的就业岗位很低甚至为零,而这一比例2017年下降到1.3%。同时,2006年可提供6个及以上就业岗位的高成长企业比例为20%,2017年这一比例增长到27%。总体来说,中国创业企业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不断提升。与G20经济体对比,中国高成长创业企业的比例处于G20平均水平以上。中国创业企业中约三成拥有海外客户,这一比例与G20经济体中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例如美国创业企业拥有海外客户的比例超过80%。

三、 中国创业环境

中国创业环境在不断改善。有形基础设施、市场开放程度、文化与社会规范等是创业环境中一直表现较好的三方面,而商务环境、研发转移和教育与培训等是中国创业环境中一直表现较弱的四方面。

具体来说,有形基础设施是中国创业环境中最好的一环。市场开放程度和社会文化规范也表现较好。金融支持早期是中国创业环境中较为薄弱的一环,随着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在中国的活跃以及互联网金融和众筹等新形式融资渠道的出现,中国创业活动的金融支持开始改善,已经呈现出较好的表现。政府项目、商务环境、研发转移和教育与培训是表现较弱的方面。其中,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创业政策表现较好,但其中涉及到的高效行政、规范行政和政策优惠等表现有待改善。创业教育与培训尤其是中小学启蒙教育(鼓励、关注和指导)表现比较弱。研发转移的评分不高,研究成果和新技术商业化过程存在障碍。技术获取难,获取后转化速度慢。

四、 中国创业活动的区域差异

2002-2017年的15年中,中国城乡创业活跃程度比较均衡,但城市机会型创业的比例相对高一些。区域创业活动的差距还没有显著缩小。

具体来说,2010年前农村地区创业活动较城市更为活跃,2005年城市样本中每100个18-64岁的成年人口只有10名早期创业者,而农村样本的创业者数量是16人。2017年城市样本中每百名成年人创业者数量是11人,而农村样本为10人,基本相同。

城市地区创业者中机会型创业的比例为67%,而农村地区创业者中机会型创业的比例为61%。

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和江苏等六地区(以下简称“六地区”)和其他地区每万名成年人在过去三年中新增的私营企业数量都在增加,但“六地区”的增长更快。2002年中国“六地区”的每万人拥有的新增创业企业数为24家,其他地区的为4家。

到2017年,“六地区”每万人拥有的新增创业企业数为212家,其他地区为81家。造成创业活动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创业文化氛围、产业结构变化、人力资本和技术发展水平。研究表明,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多、第三产业GDP占比高,劳动力人口中本科以上学历比重高以及发明专利授权量多,则该地区的创业活动就可能更加活跃。市场需求和人口变化对区域创业活动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

  • 创业
  • 中国
  • 创业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