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靠耕种5亩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一年收入不到3000元,‘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帮助村里成立大芸农民专业合作社后,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每天收入都在100元以上,照这样下去,我也能摘掉‘穷帽子’了。”10月25日,新疆于田县阿热勒乡托万也台巴什村村民吾哈力汗·阿布都卡地说。
托万也台巴什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村有448户179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4户1219人,脱贫任务十分艰巨。
自治区国资委驻托万也台巴什村“访惠聚”工作队进驻该村后,通过开展扶贫调研、走访贫困户,结合托万也台巴什村实际,确定了依靠当地特有的大芸种植优势,发展产业带动就业的脱贫思路。
工作队协调民营企业家和村民共同出资600余万元成立了大芸农民专业合作社——“从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建有标准化加工车间1.5万平方米,晒场30余亩,全自动一体化加工设备、冷库仓储、宿舍一应俱全,每年可加工红柳大芸1.2万吨,梭梭大芸3000吨。
“我们协调合作社吸纳120名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保底工资每天不低于70元。”自治区国资委驻托万也台巴什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王瑞宏说,工作队还积极与疆外企业及疆内大型药企联系,拓宽大芸产品销售渠道。
村民库尔班·于奴斯靠挖大芸维持生计,现在已是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每天早上,他都会骑着三轮电动车将从沙漠里挖出的新鲜大芸运到合作社。“没有合作社的时候,我挖的大芸不知道卖给谁,只能等着客户上门来收,价钱也做不了主。现在合作社就在家门口,大芸再也不愁卖了,市场价每公斤能卖20多元,我太高兴了。”
王瑞宏说,做好“增收”文章,产业就业都不能少,工作队还将因地因户制宜发展木材加工、玫瑰花种植等特色产业,让困难群众实现持续增收,从而彻底拔掉穷根。(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