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拆迁安置社区,近年来先后斩获全国科普示范社区、省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市充分就业社区等殊荣,他们的奥秘在哪里?”前不久,参加江苏省南通市基层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的代表,慕名来到该市港闸区秦灶街道民安花苑社区考察,当看到社区促就业、惠民生的显著成效后,代表们心中的问号被一一拉直。
近年来,民安花苑社区以实施创业富民行动计划为抓手,重点聚焦失业人员、“4050”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三类群体,通过兑现政策、畅通渠道、拓展空间等多种手段,倾力做好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使一个不起眼的社区小平台成为就业创业的民生大舞台。
兑现红利——助力草根群体如愿创业
在家门口的“花木大世界”商场开个盆栽植物小店,一直是民安花苑社区失业人员毛勇祥的梦想。
“上半年虽然把店开起来了,但由于竞争对手多,销售路子又不畅,导致资金无法回笼,小店差点折在我手里。”经历创业波折后,毛勇祥内心充满了感激,“那段时间,多亏了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上门宣传创业优惠政策,安排参加创业培训,让我掌握了一些销售实用技巧,还领着我办理小额担保贷款,这才圆了我的创业梦!”
有过毛勇祥此般经历的创业者,在民安花苑社区不在少数。由于创业资源少、创业技能单一和保障能力弱,社区许多商户一度在创业路上打起退堂鼓。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既把创业者扶上马,又为他们送一程。”民安花苑社区书记、劳动保障服务站站长顾艳介绍,为帮助创业者如愿创业,他们打出了一套帮扶组合拳:通过强化创业培训、落实优惠待遇、提供全程服务,帮助创业者过难关;通过定期走访宣传、完善配套政策,让创业者做到心中有底;根据人员聚集变化及时调整要素,组织创业专家团队免费提供项目论证、开业指导、经营管理等服务,为草根创业者保驾护航。
近年来,随着一批符合社区生活特色的小型化商圈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草根一族成为了创业大军的主体。在此期间,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为创业者兑现优惠政策:33人办理了创业担保贷款,18人享受到了贷款贴息,27人领到个人初始创业补贴,13人享受房租等综合补贴。
广开绿灯——打通“4050”人员就业渠道
“作为一名曾经的无业妇女,是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帮我重新点燃了就业的信心。”今年45岁的社区居民陈美华,独自供养孩子上大学,失业之后没有了生活来源,一度让她心急如焚。虽然有强烈的就业意愿,但由于年龄大、无技能,找了几家单位,都被委婉回绝。
在一次走访中,社区工作人员邵敏无意间听邻里聊起了陈美华的境况。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邵敏主动来到陈美华家跟踪了解,在邵敏的鼓励和协调下,陈美华报名参加了街道组织的保洁员培训班,并顺利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经介绍,社区物业管理站聘请陈美华为保洁员。陈美华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时不时到社区居民家中聊聊家常,有助于我们摸准困难居民的就业需求,进行动态跟踪管理,提供就业精准帮扶。”顾艳介绍,针对“4050”就业困难人员实际,他们一方面推荐适合的课程,有步骤地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盘活社区资源,多渠道开发社区、小微企业的就业岗位,优先并定向安置大龄失业人员。“岗位有了、技能会了,就业问题迎刃而解。”顾艳说。
走进民安花苑社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显示屏,每天都在滚动发布各类岗位需求。社区公告栏上定期张贴就业须知、劳动维权指南等信息。居民们表示,社区搭建的就业平台,为他们创造了更多的择业机会、提供了更有力的就业保障。
近年来,在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的努力下,共认定就业困难人员171人,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160人,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82人。在社区368名失业人员中,有351人实现帮扶就业,总体就业率达96%。
精准导航——拓宽高校毕业生创业空间
近年来,为应对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的实际,民安花苑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积极对接区级人社部门,扎实抓好基层就业、创新创业等工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精准化服务。
毕业于南通职业技术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贾志慧,经营一家女装店。刚开业时,意想不到的困难接踵而至:顾客稀少,生意萧条,资金周转困难。无奈之下,贾志慧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寻求帮助。
“咱们街道有很多服装企业,我们可以利用好这些资源,与服装企业联手经营,这样既能保证货源充足,又能满足本地服装企业的销售需求。”经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的牵线搭桥,贾志慧争取到了琳达服装厂做直营店的机会。她灵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开辟了私人订制高端女装业务,使服装店生意越做越红火。
为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定期组织创业培训、创业讲座、创业沙龙等活动,搭建交流平台,营造创业氛围。同时,对高校毕业生在创业项目开发、企业管理等方面,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给予全方位指导帮扶,提高其创业能力和管理水平。
针对高校毕业生初入社会,对政策法规知之甚少的实际,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邀请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的专业人员,开展法律援助咨询活动,围绕劳动者维权、工伤维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等法律法规,进行普法宣传。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举措,社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热情得到持续释放,创业带动就业功能充分显现。据统计,民安花苑社区新增个体工商户212家,带动500多人实现再就业。(刘志刚 顾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