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毕节市抓住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契机,坚持以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工作举措,聚力政策支撑,深入推进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工作,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截至目前,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92211人,通过培训,促进全市贫困劳动力38980人实现就业创业。
聚力政策支撑。紧扣全市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新形势,大胆探索创新,相继出台了精准推进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资金整合管理使用办法、容错免责实施细则、协调联络联系制度、督查制度、监督管理办法、就业促进及认定办法等“1+6”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工作职责、培训监管、就业认定、资金整合管理和拨付机制等措施,形成工作合力。
强化培训监管。通过构建“远程视频监控+现场检查+跟班管理”的监管体系,采取“发动一批,新增一批,引进一批”的方式择优选择培训机构,目前全市共动员了36家民办培训机构、13家职业院校,新增了8家民办培训机构,引进了10家省内外优质培训机构参与该市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并将培训后的就业率达70%作为考核培训机构的重要因素,确保培训机构“真培、真训”。
严格按需施培。一是因产施培。根据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发展需要,按照“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要求,依托农技人员、“田秀才”“土专家”等力量积极开展农艺工、农作物植保员、家禽饲养、家畜饲养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着力解决好贫困农户怎么种、怎么养、怎么卖的问题,培育一批会种会养、会管会卖的新型职业农民,切实做到因产施培。二是因人施培。根据全市劳动力年龄结构和文化层次,结合贫困劳动力自身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培训。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切实增加实操实训比例,让培训对象边学边做,确保培训对象听得懂,看得明、记得住、学得会,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三是因岗施培。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和省内外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对接,根据招工需求,积极开展家政、护工、色妆、育婴员、建筑业、制造业等培训,以企业用工为主体开展订单式培训,着力解决学什么、怎么学、学了做什么的问题。
提升就业服务。一是将该市422万名农村劳动力基本信息和市内外24万余个岗位需求信息(其中市外企业岗位8.87万个)录入该市开发的“毕节就业云”平台,并通过手机APP、官方网站等形式向培训对象推荐就业岗位,初步实现招工就业无缝对接,有效破解企业“招工难”和劳动力“求职难”的问题。二是组织人社干部、镇村干部、驻村干部、培训机构分别在组织动员环节、培训实施环节、培训结束环节分别向贫困劳动力推荐3次就业岗位,对条件具备的组织用工单位在培训结束后召开专场招聘会促进就业,对三次推荐岗位后仍未就业的,纳入重点跟踪服务管理对象,确保最终实现就业脱贫。2018年,该市共向2.4万余名参训贫困劳动力推荐就业岗位7万余次。三是积极开发护校、护路、护林、护医、护厂、护河、护寨、治安巡防、养老护理、环卫协管员等“10个一批”就业扶贫公益专岗,对农村贫困劳动力特别是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和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三无两有”人员实施对农村贫困劳动力特别是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和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三无两有”人员实施就业扶贫。截至目前,全市共招募就业扶贫公益专岗2.04万人,可带动6.12万人脱贫。(毕节市人社局 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