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怎么打,产业扶贫是关键。新春伊始,当阳市人社部门为助力全市贫困家庭快脱贫、稳致富,将技能就业训练前置到农户家门口,一心围着困难户需求转,组成10名种植养殖专家团队针对性开展系列专业培训,并实行全天候保姆式跟踪服务,着力改变贫困对象过去光学不做,做了技术又不精的状况。截至目前,该市2个镇(处)参加培训的贫困对象已达156人。据了解,2018年该市预计要在10个镇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集中技术培训20余场。
技培样式多,专业引领激发贫困对象创业信心
“不怕你们要求多,就怕你们没需求。”这是该市就业培训中心副主任张燕在玉泉办事处三桥村“2018助力精准扶贫,送技能下乡培训”集市上,对来自附近5个村的4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据了解,当阳市人社部门除了组织参训人员学习“畜禽养殖、稻虾共作、直播稻种植、南丰蜜橘种植”等基本技术以外,还结合各镇各村种养殖实际效果,发挥周边专业合作社引领示范作用,聘请农技专家采取田间地头授课与到专业合作社基地现场观摩传授经验相结合的直观教学办法,引导贫困对象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针对淯溪镇水稻农田种植优势,当阳市人社部门以“稻虾共作”实用技术和规模创业培训为主,聘请水产技术专家刘刚讲授稻虾共作基本知识。同时组织扶智扶技专班对困难人员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的种植大棚蔬菜、食用菌等技能进行一一辅导,接地气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让精准扶贫对象信心满满。
白天授技能,晚上加补习,保姆式精准服务受欢迎
玉泉办事处枣林村2组王小宇、三桥村2组陈万军等扶贫对象白天听了专家讲授的种植技术后,学习热情高涨,晚上还联系到就业培训中心副主任张燕,请她帮助搜寻筛选一些好的有关养殖龙虾的视频,张燕认真在网上找了十多个视频推荐给他们,边讲解边鼓励他们跟着学。柳林村三组的邹民勇听了两天课后受到启发,意识到自己比较适合学一项技能去工厂打工,第三天便到人社中心报名了叉车培训班。王小宇等人对经常打扰张燕休息表示歉意,张燕笑着说:“帮助你们解决问题其实也是在充实自己,为了共同的脱贫目标,这是我应该做的!”
一年之季在于春,学好技能快脱贫
当阳市人社部门将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受到了热烈欢迎,暖意融融的春天里,贫困对象心中正萌发着新的希望。淯溪镇刘河村的刘维军、刘新生、郑贵友等听说人社部门要来自己村里举办养殖技能培训的消息后,自觉提前几天便请人帮助整理好了稻田,为稻虾种养殖做足了准备。绿林山村张涛说:“去年,周围几个养龙虾的人都发财了,自己想养又缺技术没搞成,您们这个春季培训蛮及时!”专家刘刚当即给他们留下了联系方式,并承诺跟踪指导,还为他们提供了该市两河镇龙虾养殖大户张蓓伍的供苗电话。三桥村6组的刘启洪在参训第二天就为自己制定了《2018年精准脱贫计划》——“养鸭2000只,创建自己品牌的鸭蛋……”并在3月14日,对自家3亩鱼塘进行改造,决定尝试龙虾与鱼套养模式增收。干河村3组残疾困难户冯德孟在南丰蜜橘种植技术培训的当天就来到南丰蜜橘专业合作社种苗基地,购买了南丰蜜橘苗40株、红心猕猴桃苗2株,“先把房前屋后空地利用起来,争取3年里有收成后再继续发展!”他乐呵呵地说。培训班上,一位戴太阳帽的大姐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培训休息期间,笔者和她攀谈起来,得知她是枣林村2组村民祁万桃。老公外出务工,孙子也不需要她照顾,目前在家没什么事,从村村通广播中得知培训消息,就骑着电动车来了。她告诉笔者,培训结束后,要把屋后的坡地栽上果树,好让孙子们寒暑假回来时有自己种的果子吃。(当阳人社局 钱敏 民华 张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