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企业主体 拓宽发展通道
2017年,辽宁省出台了《关于弘扬“工匠精神”加强全省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高技能人才表彰激励机制。《实施意见》突出企业主体作用、拓宽技术工人发展通道、创新评价激励机制。
同时,辽宁省职业能力建设部门还指导各企业开展工匠技师自主评聘,评选首批辽宁工匠95人,在2017年11月17日由辽宁省委、省政府召开大会进行表彰,每人给予10万元补贴。
目前,辽宁省的表彰激励工作导向效应已经在全省各地显现,各地陆续通过建立当地工匠群体培养激励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和吸引力度,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2017年,辽宁省继续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新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10家,对建设期满通过评估的1家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9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继续给予资金支持。
2017年,辽宁省职业能力建设部门积极开展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集训备战工作,承担集训任务的工业控制和原型制作两个项目,均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得金牌。
2017年,辽宁省职业能力建设部门不断推进劳动者终身培训体系建设,有效促进和稳定就业。
这一年,辽宁省还修订出台了《辽宁省职业培训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和《辽宁省承担政府补贴项目培训机构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职业培训补贴资金和培训机构管理。
目前,辽宁省各类政府补贴职业培训全部实现培训费用和补贴资金第三方监管,充分保障了培训机构和学员的权益,有效规避补贴资金风险。
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职业培训市场开展深入调研,辽宁省调整发布《2017年辽宁省职业培训政府补贴专业省级指导目录》,及时纳入新拓展产业领域和产业调整发展需要的工种,对特殊急需紧缺工种补贴标准平均上调5%。
稳步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高校毕业生专业转换和技能提升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等工作,全年培训劳动者17.6万人。
2017年,辽宁省加快落实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持续推动技工院校发展。
这一年,辽宁省职业能力建设部门召开技师学院院长专题研讨会,深入学习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分析研判辽宁省技工院校发展趋势,指导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特色发展思路和落实措施。
根据辽宁省技工院校发展需求,辽宁省职业能力建设部门举办了“一体化教学改革”、“工业机器人”、“数控维修”等符合辽宁省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重点专业师资培训。同时,依托部分技师学院推进建设职业训练院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创新技工教育向“高、精、尖”转型发展。
高端引领 带动技能人才队伍发展
2018年,辽宁省将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培养打造一支以企业工匠群体为基础,以辽宁工匠为代表的高技能骨干队伍。
落实以辽宁工匠、辽宁省功勋高技能人才和辽宁省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为代表的优秀高技能人才各项待遇措施,以高端引领带动技能人才队伍整体发展。
辽宁省职业能力建设部门将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础能力项目建设。在辽宁振兴发展核心领域重点企业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站),依托骨干技工院校建设区域公共实训基地,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2018年,辽宁省职业能力建设部门将继续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完善以企业岗位练兵为基础、以省级竞赛为主体、以世界技能大赛为龙头、组织省内竞赛、参加全国大赛与备战世界技能大赛相衔接的技能竞赛体系。全力备战第45届喀山、第46届上海世界技能大赛,力争在国家集训基地和选手方面取得双线突破。
完善职业培训政策。2018年,辽宁省将修订职业培训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出台针对去产能失业人员和贫困家庭劳动力免费培训的实施细则。做好职业培训与促进就业衔接,发布职业培训政府补贴专业省级指导目录,适时调整补贴标准。
2018年,辽宁省职业能力建设部门将加强培训促进就业助力脱贫。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行动,帮助未就业毕业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推行技能脱贫千校行动,加大对辽宁省深度贫困县的精准技能扶贫工作力度。
2018年,辽宁省将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大力支持鼓励用人单位和培训机构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和技师培训,加快培育打造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2018年,辽宁省将持续推进技工教育创新发展。加强技工院校校长及技工院校师资培训工作,多渠道更新技工院校管理人员及师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管理、教学等能力素质。积极推进建设职业训练院试点工作,围绕“六大功能”加快完善和提升试点工作质量水平。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国有企业办技工院校改制转型工作。
(来源:辽宁省人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