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徐州市着力优化创业服务,通过推动机构整合、促进政策覆盖等多种方式,当好群众创业的“服务员”,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政策覆盖各类群体
“富民是强市的基础,创业是富民的途径。”徐州市委书记张国华说。
2016年7月,江苏省徐州市在徐州市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运行6年的基础上,把徐州市就业管理中心的创业培训职能与其整合,组建徐州市创业工作指导中心。
机构的整合促进了徐州市创业服务水平的提高,有效助推了“双创”,让更多人实现了就业创业。
徐州市出台了《关于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强化创业富民,优化创业环境,落实创业财务税优惠政策,加大金融对创业的支持力度,多渠道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
为让群众有更多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徐州市人社局以“夯基础、抓落实、强举措、重服务、提能力”为抓手,扶持各类群体创业,重点推动大学生创业引领、农村创业富民、城镇失业人员创业促进等计划落地。
据徐州市人社局局长翟彩霞介绍,徐州市创业扶持政策覆盖了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科技人员、大学生村官、留学归国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等各类群体。“以创业补贴为例,它既包括创业前培训、实训补贴,也包括创业后的社保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截至2017年年底,徐州市享受各项创业补贴62454人次,金额共26865.47万元。”
徐州市根据全市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用工需求,为社会提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业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农民培训,并向市场需求量大的创业培训项目倾斜。
分层级建立创业基地
徐州市分层级建立创业基地,为城乡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创业者搭建创业服务平台。
在睢宁县,全民创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该县县长朱明泉说,坚持政府做“推手”的理念,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加快富民增收的重要引擎,深入开展网络创业(电商)培训,突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我县结合地方特色产业———板式家具,着力培育电商产业,打造了一批淘宝社区。去年6月,我县沙集电商镇入选江苏省首批‘乡村振兴特色小镇’。这个镇今年还将主办第六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朱明泉说。
在邳州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创新平台已初具规模,电子商务镇村通工程将创业服务延伸到村。目前,该市已建立村级淘宝服务中心212个,农村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突破600亿元,大量农民实现“触网”致富。整个徐州市共创建3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16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总数居江苏省第一。
记者在铜山区了解到,马坡玻璃瓶园区、三堡木材加工园区、黄集农产品加工园区等10家农民创业孵化园,都设有劳动保障服务站,可为农民提供证照办理、税费减免、创业担保贷款、社保补贴等一条龙创业服务。据悉,10家农民创业孵化园创建一年多来,共吸引113家企业入驻,吸纳农村劳动力6765人,其中贫困劳动力435人,共办理创业担保贷款1126万元。
“截至2017年年底,徐州市共有省级创业基地19家,市级创业基地61家,创业孵化基地89家,创业培训基地44家,创业实训基地47家。”徐州市创业工作指导中心主任殷飞说。
形成扶持创业的合力
徐州市把创业致富作为民生工程和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摆上重要位置,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形成扶持创业的合力。对关联度高的创业富民政策,相关部门强化协作,主动进位,及时补位。“要保证能够为不同群体提供一条龙创业服务。”徐州市市长周铁根说。
在徐州,政府、银行、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充分发挥金融产品作用,充实创业贷款担保基金,优化贷款流程,扩大贷款规模。金融部门推出多样化的质押、抵押融资服务,运用各种金融工具支持创业主体发展。
据了解,在徐州市创业工作指导中心成立之前,已有来自15个省份的9800余名高校毕业生在徐州创业。中心成立后,借助已有的20个大学生创业园,徐州市完善“培训+实训+导师+平台+扶植”创业体系,让在社会上颇具影响力的150名创业导师拓展服务领域,指导全民创业。
截至去年年底,徐州市共有创业者41428人,带动就业212089人。2017年新增高校毕业生创业企业2980家,高校毕业生创业者数量比上年增加36%。
“实践证明,扶持创业是激发富民增收的最强活力。我们将继续当好‘服务员’,让群众想创业、敢创业、创成业。”张国华说。(公晓红 高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