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位于西南边陲,所辖隆阳区、施甸县、龙陵县、昌宁县皆为贫困县(区),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
2017年,是保山市推进人社精准扶贫的关键一年。
“我们充分发挥人社部门的职能优势,实施就业扶贫、养老扶贫、医疗健康扶贫,通过多渠道培训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引导他们转移就业,并想方设法兜牢社会保障底线,探索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将短期扶困和长期扶贫有效结合起来,取得了积极成效。”保山市人社局局长杨云青说。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狠抓扶贫领域作风
2017年,保山市人社局成立了行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就业扶贫、养老扶贫、医疗健康扶贫三个工作组和综合协调机构办公室。该局建立健全行业扶贫工作长效机制,制定了《人社行业扶贫作风建设十查十看》,编印了《人社行业扶贫工作手册》,为扶贫工作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
为了系统地推进精准扶贫,2017年,保山市人社局召开11次专题会议,组织开展多次专项检查,做到年初有安排、年中有督查、年底有总结。
该局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持扶贫工作与作风建设“双抓双促双推”,实现了扶贫任务按期完成、无腐败和作风问题发生“双目标”。
落实“两个100%”织牢社会保障网
保山市全面落实“两个100%”惠民政策,织牢社会保障网。
“我们综合施策,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从而解除贫困人口的后顾之忧。”杨云青说,“2017年年底,保山市全面完成‘两个100%’的目标任务。”
为了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财政全额补助政策,保山市将个人缴费补贴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截至2017年年底,保山市各县(市、区)财政已对2017年新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进行全额补助,共补助资金222万元,保证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待遇。
同时,保山市对2017年住院达不到医疗健康扶贫要求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人社部门牵头开展医疗费用兜底回补工作。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已全部回补完毕,共计回补医疗费用51441人次,金额2153万元。
推进“四个一批”实施“两个专项行动”
保山市以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为主要对象,紧紧围绕资源优势和产业、园区发展需求,通过“四个一批”,为贫困群众提供便捷、直接的脱贫途径。
“四个一批”即依托技工学校、职业中学,培养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人才;依托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技能培训,输送一批技能劳动力进入园区就业或实现异地转移就业;依托各类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培训一批适应当地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劳动者、产业工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利用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扶持一批创业致富带头人。
保山市实施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两个专项行动”,就业精准扶贫取得实效。该市通过产业带动、城镇化推动、就地就近转移、工业园区吸纳和劳务输出四种途径,依托乡村建设和地方特色产业,带动一批农村劳动力就近实现产业间转移就业;依托城镇化建设和重点项目,带动一批农村劳动力实现城乡间转移就业;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一批农村劳动力实现市内区域间转移就业;依托园区吸纳和劳务输出,组织一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2017年,保山市培训农村劳动力22.37万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120.6%;新增转移就业20.47万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146.2%,其中转移到省外9.65万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113.5%。(王宝杰 杨佳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