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全市共处理农民工工资投诉案件52起,其中立案22起。追讨工资838.547万元,涉及745人,同比分别下降19.5%,22.2%。目前全市工资清欠形势总体平稳可控,欠薪问题得到有效防范和解决。”日前召开的安徽省安庆市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联席会议上,一串透过麦克风传出的数字让人颇感振奋。
分析成绩背后原因,“早”“细”“实”三个关键字清晰可见。据了解,为做好工资清欠工作,近年来安庆市在欠薪预防预警、农民工工资专户管理、归口属地管理和联席会议制度等方面不断发力,建立起“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处置”的工作机制,有力地推动着工作的快速开展。
工作安排强调“早”
“督促各地加强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管理,坚决防止发生政府投资工程因拖欠工程款导致欠薪……督促各地及各行业主管部门落实所有在建工程建立维权信息告示牌制度……”2017年初,一份名为《安庆市预防和解决企业拖欠工资工作联席会议2017年工作安排》的材料就被印发出来。
“只有早安排才能早行动,才能在让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明确责任、及早行动的同时,将以往集中在年底的工作压力分解在全年,收到较好的工作效果。”安庆市人社局劳动监察支队支队长平炜毅解释。
安庆市解决工资拖欠工作行动之“早”还体现在其他方面。据介绍,该市近年来先后建立起企业欠薪预警排查机制、部门信息通报和比对排查机制、行业主管部门监督排查机制、工会组织监督排查机制,同时出台《安庆市处置农民工工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将欠薪预警防范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安排劳动保障协理员队伍按月排查企业用工情况,依据企业经营、工资支付、劳动合同签订(解聘)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对企业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形成企业工资支付预警信息。同时,根据拖欠工资的程度和情节,实行黄牌、红牌两个等级预警,做到分类处置,确保企业欠薪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工作的早开展带来的是问题的早解决。据了解,去年,安庆市先后发现并解决欠薪隐患16个,涉及人员674人、资金1074.9万元。
日常工作凸显“细”
在安庆市人社部门看来,时间前移只是工作开展的第一步。要将压力真正分解在平时,必须对日常工作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因此,该市不断规范劳动监察投诉举报受理程序,公开投诉举报电话,不仅实行24小时无障碍接听,还要求来电三声必须有人接。
“此外,我们还通过局长信箱、局网站、局信访等多种平台,建立起全方位、多渠道、无死角的维权通道。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度、首问登记制和内部移送制,对不属于本区管辖的投诉举报案件予以先行登记、内部移交、跟踪办理。”平炜毅介绍。
细致且高标准的要求,带来的是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据了解,2017年,仅安庆市级监察支队就接受咨询3000余人次,接听电话300多个,群众接待率、来信转办率、案件办结率均达到98%以上。
与此同时,安庆市还结合用人单位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进企专题培训、送法进企、“送关怀、送法律、送清凉”等活动,同时推出“一册一牌一信”服务机制(即免费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册、在建筑行业全面实施农民工维权告示牌制度、致全市中小企业的一封信以案说法),教育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用工理念,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服务企业发展。目前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期,各类进企服务活动12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800余人次。
督查惩戒突出“严”
为了解各区县农民工工作落实情况,安庆市政府派出了4个督查组。“督查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了解、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详细了解和掌握了各地组织领导、部门协调、制度落实、台账资料、案件处置等情况。同时,要求各地按照文件要求,制定问题清单,落实解决方案,倒排时间任务,逐一销号到位。”
“我们将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保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常态化,特别将建筑施工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检查作为巡查重点。”安庆市迎江区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大队长凤飞告诉记者,“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挂图作战。”
与此同时,安庆市还推行欠薪“黑名单”和集中曝光制度,对违反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的企业和个人,或及时约谈,或纳入“黑名单”,并定期集中曝光拖欠农民工工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典型案件,形成“一处欠薪、处处受限”监管惩戒格局。2017年以来,通过新闻媒体公开3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被法院审理案件,法院审结3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3人被判刑和处以罚金。(记者 王辉 邹梦秋 许良 通讯员 殷龙乐)